沉睡在海底的古城

           随着潜水和打捞技术的发展,水下考古学也应运而生了。从此,在静静的海底世界里,人们又找到了不少早已在人世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古城。

          在海底古城空荡荡的房屋和寂静无人的街道上,只有五颜六色的鱼虾和各种海洋生物在自由自在地游动。它们一会儿从房屋的窗口钻进,一会儿又从烟囱里钻了出来。阳光透过海水闪烁着奇妙的光彩,使人恍惚进入了童话中的仙境。人们在密密的丛林里已经接二连三地发现了许多令人赞叹的玛雅古城。在茫茫的大海底下,看来还沉睡着不少玛雅古城。

          不久前,一群水下摄影爱好者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海底,发现了一座传说中的玛雅古城土鲁玛。它是当地传说中的一座“攻不破的城堡”。一些学者曾经认为,它和“埃尔 · 多拉多”黄金国的传说一样,纯属无稽之谈。然而,在西班牙中世纪的一部编年史中,曾提到过土鲁玛。据历史记载,残酷的西班牙入侵者,曾经占领并洗劫过这个坐落在墨西哥湾沿岸的富饶的城市。墨西哥专家们认为,土鲁玛古城是由于一次巨大的滑坡而沉入海底的。水下考古者在海底发现了保存得很好的城墙、市中心的宫殿,以及一些住宅的遗迹。他们还发现,在一些神庙建筑物的墙上,还完整地留有彩色壁画和典型的玛雅装饰图案。

          无独有偶,意大利水下考古学扎尔德查洛,在离意大利威尼斯和西那波利不远的沿海水下 20 米深的地方,也发现了一些长满着水草的房屋废墟、大理石圆柱、以及广场、街道和港口码头遗迹。据历史学家证实,它就是安德罗斯岛上的古代海港城市皮尔基。这座沉没在海底的历史名城废墟,与海岸线平行延伸,全长足有 5 公里。在黑海东部的苏呼米湾海底,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公元前 6 世纪时米利都移民建造的古城迪奥司库拉。

          据历史记载,它曾经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的国际商业中心,云集着来自希腊、罗马和小亚细亚等地的商人。人们从沉没在海底的城市废墟中找到的遗物,可以证实该城是在公元前 4 世纪末被水淹没的。在南斯拉夫亚得里亚海东部杜布洛尼湾的清澈的水面下,人们还可以看到有一条石头建筑的长墙遗迹。这是一道淹没在海底的古城城墙。据说,它就是来自古代腓尼基的伊弗道鲁斯人创建的第一座伊弗道鲁斯城。

          公元前 373 年,古希腊有一座叫做赫利克斯的海滨城市,由于突然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而导致地壳下沉,汹涌的海水涌进了大街小巷。赫利克斯古城就是这样全部沉到海底了。在欧洲的地中海沿岸,现在已经知道沉没在海底的古城就有东岸的蒂雷城、西顿城、南岸的阿波罗尼罗城、舍尔舍勒城。在欧亚交界的里海水下 60 米深的海底,人们还发现了一座早已失踪的波蒂古城。

          在我们中国,大家都知道有北京、南京、西京(即今西安)和“东京”(开封)。其实,中国还有另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东京。这个东京在福建省东南隅的东山岛外。据传说,南宋末年,为逃避元兵的侵害,宰相陆秀夫曾抱着小皇帝来到这里。随着南宋遗民的流入,东京日渐繁华。可是,正当盛极之时,东京却突然失踪了。据东山县县志《铜山志》(东山旧名铜山)记载:“苏峰山(东山岛东面一座海拔400 多米高的临海大山)对面文华山,俗传宋帝南临,将都南澳(今广东省南澳县),筑此为东京。地遂缺陷为海。自山腹下向海,莫穷其际。今城堞犹存,海中尚有木头,潮退海静,海滨人驾舟往取之。”据记载,这里在南宋末年确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由此看来,东京城早已沉睡在大海底下了。

          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也跟考古学家们一样,对海底古城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潜入海底,寻找失踪的古城,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当然还是这些城市沉没的原因。科学家们认为,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有的地方在上升,有的地方在下沉。虽然这个过程总的来说非常缓慢,但有时也会出现剧烈的运动。例如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地震引起的地面沉陷,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代都有发生。那些沉没在海底的古城,大多也是由于地壳下沉造成的。寻找海底古城,探索它们沉没的原因,已成了当代的一个科研课题。而海底古城的发现必将为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极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_^历史话今天………………

           今天是8 月10 日。今天要说的两件事儿都跟大海有关,首先是 1519 年的这一天,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再有就是 2011 年的今天,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出海试航。 

          海洋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人类觉得最神秘、最向往的地方,人类世世代代的梦想就是要征服大海。 1519 年,第一个环球航行的船队 —— 麦哲伦船队启航。那时候人类对浩渺的大海完全没有认识,人类完全不知道整个地球是什么样开始了环球航行,从此却迎来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当然其实有很多人也是怀着去抢夺东西的欲望去环球航行的。麦哲伦的环球大航海是在 1519 年才开始的,实际上中国在一百年前,也就是一四〇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出海了。中国最早开始航海旅行的是郑和船队,当时的郑和船队比后来的哥伦布、麦哲伦船队要庞大得多,但是那么强大的明帝国,那么强大的郑和船队,为什么最终没能实现环球航行,也没能给中国弄来大量的殖民地,而西方的麦哲伦船队,就那么几艘旧船,不但实现了环球航行,发现了美洲,还把菲律宾什么的都给弄成了殖民地,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首先,中国老觉得自己是中央大国,什么都不缺,你们海外都是些蛮夷,我中央大国出去也就是赏大家点儿东西就完了,所以没有那么强烈的抢夺东西的欲望,其实有欲望才是最大的驱动力。而西方不但有抢夺东西的欲望,还有强大的契约精神,什么叫契约精神?就是你去航海,要和赞助方签一个合同。当时哥伦布和麦哲伦都是从西班牙的海港启航的,也都和各自的赞助方签了合同,你发现的地方、你抢来的东西,和赞助方要平分或者四六开,到过的那块地方要插上我赞助方的国旗。这个合同签了以后就要说到做到,这就是在西方的商业传统中一直有的契约精神,再加上欲望驱使的冒险精神,导致了最后西方就用几条旧船,开启了大航海的伟大时代。而中国虽然有那么强大的郑和舰队,最后把航海日记都烧了,这就是个面子工程,只是到了印度洋,中国的航海就结束了。最终还是由西方开启了整个大航海的时代,完成了环球航行。

^_^ 讲东讲西讲东西………

香风迷倒乾隆爷

         如此可人的奇女子,偏又与风流成性的乾隆爷扯上了关系,难怪历代学人都对她念念不忘,情有独钟。

          关于香妃,百余年来,民间广泛流传着她的传奇性的故事,野史中也有许多文笔哀艳的记述。大意是说,清乾隆年间,远处祖国边陲的新疆天山南路,有一位回部王妃,长得非常美丽,身上还散发出一种异香,因此被人称为“香妃”。乾隆中叶,清兵人回疆,定边将军兆惠将香妃俘获后,送往京师。乾隆帝有意将她纳入后宫,但这位艳如桃李的王妃对乾隆帝却冷若冰霜。她身上藏着一柄匕首,表示宁死不屈。乾隆帝对她无可奈何,经常到她的住所小坐,希望她能回心转意,但她丝毫不动心。年复一年,香妃思乡心切,每逢时令佳节,不禁凄然泪下。她想一死了之,但左右监视她的人寸步不离,无隙可乘。皇太后知道这件事后,劝皇帝说:“她不肯相从,不如杀了以成全她的名节,或者把她送回乡里。”乾隆帝明知香妃志不可屈,又不忍加害。有一天,乾隆帝为了到天坛圜丘祭天,先住到斋宫斋戒。这时,皇太后急速使人把香妃召来,对她说:“你不肯屈志,究竟作何打算?”香妃回答说:“唯死而已。”太后说:“那么今日就赐你一死。”香妃听了大喜,再拜顿首,说:“太后这样成全我,真是恩情天高地厚,我死之后,在九泉之下也感激您,”说罢泣下数行。太后乃命人引入旁室中将其缢死。乾隆帝在斋宫闻知,急忙赶来,见太后寝宫大门已下键,在门外痛哭失声一俟门启时,香妃已经气绝,然而肤色如生,面犹含笑。乾隆帝乃厚其棺殓,以妃礼送往新疆安葬。

          就是这则凄恻动人的故事,长期以来,引起不少文墨之士的雅兴,从野史、小说到诗词、画卷,以及戏曲说唱,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竟使不少人以为确有此事。只是到了近年,这个关于香妃之谜才解开。清东陵埋葬乾隆帝的裕陵附近,有一座裕妃寝园,是乾隆帝30多位妃嫔的墓葬群。

          1979年10月,在其中的容妃墓中出土一批残碎物品。考证这批物品,并和传世的史料相对照,可以证实乾隆帝确实有一位回妃,她就是容妃和卓氏,但和“香妃”毫不相干。

          和卓氏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她世居叶尔羌,属和卓旗,因此称和卓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定边将军兆惠平定回部振旅凯旋,她的亲属因受封随同到京师定居,屡次受到皇帝赏赐。以后,和卓氏被选入宫。乾隆二十五年六月,福建巡抚吴士功进献的18棵荔枝树结了200多个荔枝,弘历赏赐给后妃们品尝,和卓氏当时是贵人,年27岁,也按例分到一份。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乾隆帝奉太后谕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时年29岁。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太后命升容嫔为妃,这时她已经35岁了。

          容妃深得乾隆帝的宠爱。她曾随同乾隆帝南巡江浙,东巡到泰山、曲阜,也到过盛京(今沈阳)拜谒清太祖的福陵。她在宫中被允许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在封妃前夕,特地给她制作全部妃子冠服,如天鹅绒朝冠、染貂朝冠、吉服袍褂以及项圈、耳坠、数珠等饰物。为尊重她的民族习惯,宫内专为她设有回族厨师。容妃多次把回族厨师的拿手名菜呈献给乾隆帝品尝,乾隆帝也深知容妃的喜爱,每逢宫内赏赐哈蜜瓜时,总是把最上等的花皮回子瓜单赏绐她,其次妃嫔则赏给二等青皮瓜。容妃50岁生日时,赏给古玩、锦缎、银元宝、藏香等物。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容妃病逝,终年55岁。死后,以妃礼入葬。她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在棺木上特地刻有《古兰经》的经文。

          清朝皇帝的妃嫔本来是满、蒙、汉各族都有。乾隆帝有后妃36人,只有这一名回妃。野史上传说“香妃”在宫中身藏匕首,最后遭到太后赐死,与容妃的真实史料不符,纯属无稽之谈。容妃死后葬在清东陵的妃子寝园,也是确凿无疑的。当时宫闱各种定制极为苛严,皇帝的妃子也不可能在死后送往万里之外的新疆下葬。

          传奇性的故事不能代替真正的历史。那么,关于香妃的传说是什么人编造的呢?是怎样流传开来的?编造这一传奇性的故事用意何在?这仍然是未解开的谜。

^_^学海无涯…………………

有一天,人们会生活在太空中吗?

很多电影和科幻书籍中都描绘了人类在月球或者火星上的生活,但就目前来看,这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直计划建立一座月球基地,供科学研究或航天员登陆火星训练之用。太空站如今已设计得尽可能舒适,温度始终保持 21 摄氏度,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冷冻食品、健身器材以及其他在太空短住所需的便利设施。然而,只有一部分人能真正适应太空生活,适应这种失重的环境,住在封闭的空间中,并使用开展日常活动必备的技术。虽然到 2020 年,一个科学社区将有可能在太空落成启用,但在短时间内,普通公民还难以迁至太空定居。

地球的年龄有多大?

据科学家们估测,地球 —— 诞生于一团由气体与尘埃组成的旋转星云 —— 的形成已有 46 亿年之久。这是在研究了月岩和陨石(陨石是从太空掉落到地球上的岩石)以后得出的,科学家们认为它们和地球在同一时间形成。

地球有多大?

地球近似圆形,赤道是它的最宽处,周长为 24,190 英里( 39,482 千米)。赤道是南北极之间穿过地球中间位置的假想线。以赤道为原点进行测量,得到的地球直径为 7926 英里( 12,700 千米左右)。地球的重量或质量(所有构成物的总和)约为 6 千的七次方吨。这意味着 6 的后面有 21 个零!因为没有一个巨大的天平能称出地球的重量,所以科学家们是利用重力法则和数学方程式计算得出的。

^_^ 脑筋急转弯………………

请问大家,人能活多久呢?

上题答案:

一个碗放 3 粒,一个碗放 5 粒,再把其中的一个碗放入另一个空碗里。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