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怪与水兽之谜

          青海湖位于青海高原尾部,面积达 4583 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海拔 3196 米左右,深 32.8 米。四周山峦环抱,湖水清澈湛蓝,越往湖心,涩咸的死水浮力越小,几乎无人敢去。

          曾有一艘机帆船试着向湖心挺进,可没驶几里路,船就翻沉了,从此再也无人敢冒此险。湖心到底是什么模样?好奇的人们不禁纷纷猜测,湖心神秘的传说就这样产生了。

          传说青海湖湖心底部实不寻常,那儿有个无底的大黑洞。此洞遥通北面的黑海,黑海水靠湖水输送过去。多少世代以来,青海湖周围的雪山冰川消融的流水不断送人湖里,却不够黑洞送走的水量。于是,青海湖的水位已较几百年前减退了三四十米。黝黑的神灵就幽居在这个黑洞里,横穿“水桥”,有时来到这个湖里,有时远走他乡。关于黑洞和鱼精灵之说,极大地诱惑着一位年轻藏民的好奇心,他甘冒生命危险,孤身一人冒险踏冰进入湖心,他在湖心冰面上寻觅多时,并未找到清晰的黑洞口,却在一处水下发现了庞大的漩涡,把水捣得飞旋乱转 …… 据专家估计,可能湖心存在一种强磁场,使水流急转形成漩涡,漩涡底部可能有通往不知去向的“水桥”洞口。 

          1955 年 6 月中旬,一小队解放军战士陪同一位科学家在青海湖进行科学考察。一天,他们 10 个人分乘两辆水陆汽车,从海星山东侧向对岸开去。中午 11 ~ 12 点,天气比往常热,水面较平静。当行进大约十七八公里时,班长李孝安发现右前方 80 米处,出现一个长 10 余米、宽 2 米左右的黑黄色东西。其顶端基本与水面持平。当时,李孝安以为是遇上了长着青苔的沙丘,便提醒司机注意。“沙丘”越来越近了,在与战士们相距 30 米左右时,肉眼都可以看清它,正当人们议论它时,突然看见“沙丘”向上闪动了一下,露出水面约 30 厘米,接着马上又下沉消失不见了。 

          1960 年春,正值捕捞旺季,渔业工人在湖里捕鱼。突然,工人们发现遥远的湖心水面上,骤然卷起冲天巨浪,顷刻,只见一片黑色的“巨礁”从水里渐渐浮起,既像鳖壳又像鲸背,犹如一座无名岛屿。良久,只见“黑色巨礁”晃动了一下,又激起一阵冲天巨浪,然后沉入水中。这一景象先后出现了几次,令目睹者惊讶!人们纷纷传言,疑为千年鱼精龟鳖之类显灵。   1982 年 5 月 23 日下午,青海湖农场五大队二号渔船职工再次目击到“水怪”。那天下午天气闷热,湖面风平浪静,四点多时这艘渔船开始返航。后来站在船尾的两名工人,看见在海星山偏北 20 度东面,有一个巨大的黑黄色怪物在水面上一动一动的,像一只舢板船反扣的形状,比舢板船稍大,不露头尾,大约 13 ~ 14 米,十分引人注目,舵手立即调转船头直冲这个怪物,但船开到距离这个怪物大约 50 米的地方,可能由于渔船声音太大,惊动了它,怪物马上潜下水去。从发现怪物到其下潜,共约 5 分钟。下潜时怪物身上闪着鱼皮似的光,水面上出现了一道又宽又大的回漩水流,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令人高兴的是:渔船记录簿上详细记述了整个目击经过,为研究青海湖水怪提供了第一次真实可靠的文字记载。

          综合分析这三次目击情况,可得出几个共同点:一是水怪出现之前天气都较为闷热,二是三次目击到的水怪形状较大,颜色都是黑色类,活动特点都是露出水面一下然后立即下沉,三是长度都在 10 多米,由此可以断定三个水怪是同类物体。它们出现的地点都在海星山与青海湖东岸之间。我们可以推测,青海湖水怪不太像是蛇颈龙之类的远古爬行生物,因为三次出现的水怪都是藏头藏尾的,无高大的驼峰,这些均不符合蛇颈龙生活习性。多少年来,青海湖畔的藏民一向把天上飞鹰和水中游鱼奉为神灵,从不伤害和捕吃鱼类,久而久之,致使湖内鱼类繁殖到饱和程度,数十公斤重的大鱼很常见。

          尽管现在有了国营渔场开始捕捞,但湖内是否还遗留罕见的大鱼,也未可知。当然,说水怪可能是大鱼不足为信,因为淡水鱼最大也不可能长到十三四米长。据文献记载,淡水鱼长到五六米长就属罕见了。青海湖水怪不是“神灵”,也不是大鱼,那会是什么呢?它的出现已引起世界科学界的关注。总有一天科学会揭开罩在它身上的神秘面纱。

          长白山像一条玉龙,横亘在我国东北的边疆,它以美丽富饶、景色壮观闻名中外。长白山主峰附近的白头山天池是中朝界湖,湖面海拔 2194 米,面积 9 平方公里多,是著名的火山湖,湖内最深处达 373 米,平均水深 204 米。天池本来就以清澈的湖水、沸腾的温泉和轰鸣的瀑布吸引无数的游客,但自 1962 年 8 月,有人用望远镜发现天池水面有两个怪物互相追逐游动以来,它的名声就更大了。 

          1980 年 8 月 21 ~ 23 日,天池连续三天上午出现难得的晴天(这些日子正是长白山雨季),恰恰在这三天,人们目睹了天池“水怪”的风采。 8 月 21 日晨,作家雷加等六人在天池中间发现一个“水怪”,远远望去,它的尖端时儿露出盆大的黑点,形似头部,时儿露出拖长的梭状形体,形如脊部,它在池水里来回绕圈子,后来离开水面消失了。翌日晨,五六只“水怪”又突然出现在远处的湖面上。约 40 分钟后才相继潜入水中。第三天上午,由于连续两天有人目睹到“水怪”,更多的好奇游客都想以一睹“水怪”为快,早晨 8 时半,几个人首先发现两只“水怪”浮出水面,它们先是看看目击者,然后调转方向,一前一后向湖心游去,直至距岸四五百米处相继下潜,历时 10 分钟左右。有位天文气象站的同志不死心,耐心地等待着它们再次出现。一个多小时后,他忽然看见在前方四五十米的水面上露出了一个硕大的头, 1 米多长的脖颈和部分前胸。他清楚地看到:“水怪”有黑褐色的毛,颈底有一白色环带,宽约 5 - 7 厘米,圆形眼睛,大小似乒乓球。“水怪”向他游来,他慌了,赶忙举起带来的枪瞄准,这时“水怪”忽地调头向湖心游去。“啪、啪”枪声响了,但它丝毫不在乎,游了一段距离后便潜入水中。

          据统计,天池“水怪”自 1962 年至 1980 年有 20 多人次 5 次目睹到它,对“水怪”的描述归纳起来为:头比牛头还大、嘴突、颈长( l 米左右,颈的基部有白色环带)、体硕( 3 米以上)。 1981 年 6 月 17 日,天池再次发现怪异动物。中午 12 时 40 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横山派出所所长李长友,及五位同志正在山头拍照留影,此时,他们中有一人忽然指着天池中一条蓝色的水带喊到,“看,出来一只白东西!”人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白色斑点在湛蓝的湖水中显得格外醒目,他们通过望远镜惊奇地发现,这是一条长约 2 米的怪物,它的脑袋又大又圆像豹头,除了前额及头顶是纯白色外,身体余下可见部分均为蛋黄色,它的身体细长,浮在水面上的身体形状像一条凤尾鱼,拖着一条尾巴,正浮在水面上,好像在晒太阳。六个人轮流用望远镜观察湖怪,当他们望见它在水中游动,并爬到冰面上趴了一会儿的时候,不禁惊讶万分! 

          1981 年 9 月 2 日中午,《新观察》记者曾用尼康相机, 1000 毫米长焦距镜头拍到我国唯一的一张天池怪兽的照片,由于恰好一只在湖面上飞翔的乌鸦作为前景摄入镜头,因此不难计算出乌鸦后面怪兽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 2 - 3 米。照片证明天池确有某种奇怪的动物存在着。李长友等六人看见的究竟是什么?天池怪兽的照片又是什么?天池是否真有“水怪”?目前,关于天池“水怪”是否存在的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奉天通志》中,曾记载过天池中的湖怪,世代生活在长白山下的居民对此亦深信不疑,他们称之为“蛇龙”。关于怪兽的最早记载,出自《奉天通志》,约 100 年前“有猎者四人,至天池钓鳌台,见芝盘峰下,白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颈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众惶,登坡至半,忽闻轰隆一声,四顾不见,均以为龙。”《长白山岗志略》记载更详:“行路人徐永顺云,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其弟复顺随王让、俞福等六人”到长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适来一物,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众益惧,相对失色,束手无策,愈急取枪击放,桅停火灭。物目耽耽,势将噬俞。复顺腰携六轮小枪,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长呜,伏于池中。半钟余,雹落如雨,大者寸许,六人各避石下,俞与复顺头颅出血,用湿衣裹之,池内重雾如前,毫无所见。”种种迹象表明,地方志中的记载、民间传说及近年在天池中的发现,这三者之间似乎有内在的一致性。目前天池未曾发现高等或大型动物,但并非已经过周密的科学考察证实天池中别无它物,对天池“水怪”还有待深入了解。 

         1981 年 7 月 12 日,朝鲜科学考察团在天池发现一只“怪圈”,当时凌晨这只奇怪动物从峰顶下到天池,从峰麓向对岸峭壁游去,游程 1.8 公里。游至对岸后,坐立一段时间,最后西行进入山谷。根据观察和详细的摄影资料,朝鲜科学家认为天池“怪兽”是一只黑熊。对此看法,我国有一位科学工作者提出质疑。他认为黑熊倒是善于游泳,夏天它也可能下到天池里游泳,或者从这岸游到那岸,这都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黑熊和人们所议的“怪兽”是两码事。因为许多人描述的“怪兽”身体细长、颈长、善于潜水。而黑熊身粗颈短,虽会游泳却不善潜水。再说人们在湖面刚开冰时,还见到“怪兽”由水里爬到冰上,那时黑熊可能还正在蹲跄呢!人们每次见到“怪兽”都是在水中消失的,这也是黑熊所办不到的。所以,黑熊并不能解释人们盛传的“怪兽”之谜。

          依他所见,“怪兽”很可能是水獭。水獭身体细长,又善潜水,可在水下潜游很远的距离,这和人们描述的“怪兽”很相似。同时,水獭为了追寻食物,常可以走很远距离,很可能是它为了觅食偶尔进到天池,被人们远远看见,加上光线的折射,动物被放大了,于是成了人们传说中的天池“怪兽”。对天池“怪兽”持否定意见者有如下理由:天池由活火山口积水而成,形成时间并不长,史料记载长白山曾有三次喷发,即 1597 年、 1668 年、 1702 年,最后一次喷发距今只有 299 年,且不说天池的形成是近几百年的事,即使是上千年,真有什么中生代的动物幸存下来,经过火山喷发也早化为灰烬了。假设确有这样一类大型动物在天池中生活,那么它们的食物来源很成问题,除微生物外,湖中没有发现其他生物,湖畔的草甸上也无啃吃的痕迹。因此,无法解释这类大型动物的食物来源。再者,任何一种生物,要保证连续、持久的繁衍,就需要有一定的个体数量,否则会因体质的不断退化而最终绝灭。就天池“水怪”而言,它要在历史上存在并延续至今,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个体数量,就应该早被人们发现,否则很难想象。有一种观点认为,怪兽可能是天池中飘浮的石头,给人们带来的错觉。天池“水怪”难道是许多目击者产生的同一种错觉?如果不全是,它又会是何种令人信服的东西呢?

^_^历史话今天………………

          今天是9月18 日。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日子,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在“九一八”事变的前一年,也就是 1930 年 9 月 18 日,张学良发出“巧电”,平息了中原大战; 1947 年的这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 CIA )成立。

         下面讲一讲全国人民印象深刻的“九一八”事变。 1930 年 9 月 18 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的前一年,这一天是张学良最辉煌的日子,他发出了一封代码叫“巧”的电报,被称为“巧电”,正是这封电报平息了当时最大规模的军阀混战。 

         1930 年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一带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军阀混战。当时双方势均力敌打得难分难解,都想把张学良的东北军拉到自己一方。而张学良却采取坐山观虎斗的办法,暂不表态。在静观风向达半年之久后,张学良决定站到蒋介石一边,发表出兵华北的通电。在南北夹攻下反蒋阵营立即土崩瓦解,中原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这时张学良马上成为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最受欢迎的将领,蒋介石拉着他上中山陵拜祭。他的火车专列到达浦口以后要换船过江,张学良经过时江面上所有的船和军舰鸣响汽笛向他致敬,在南京火车站,全体中央委员到现场迎接。当时张学良只有 29 岁,年纪轻轻,那也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但就在整整一年之后,张学良的人生却跌入了低谷,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个就是因为张学良武装调停中原大战是有条件的,蒋介石所答应的条件就是把黄河以北的地区全交给张学良管,相当于把中国的三分之一领土让给他,蒋介石当时以此为条件换取他的支持。所以在中原大战结束以后,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归了张学良,而且他在北平还有行营,就不住在沈阳了。

          蒋介石还给了张学良一千五百万现大洋,以及三条铁路局的控制权,华北各省的省长也都由他任命与管辖。张学良一时间权势熏天,不光东北是他的地盘,连华北也归他了,于是大量的东北军开进关内,而东北只留了数量不多的军队,最后才导致关东军有机会能够乘虚攻占沈阳与东北。第二个原因就是在“九一八”事变两年之前,也就是在 1929 年的中东路事件中,东北军与苏联红军发生了冲突,结果被苏联红军打得全军覆没,屁滚尿流。东北军原来觉得自己非常骄傲,有飞机、坦克、大炮,有中国最精锐的部队,而且在军阀混战时期,整个中国的工业凋敝,商业凋零,只有东北在张家父子的统治下,始终比较稳定、富足。所以东北军一直都觉得自己特强大,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这次中东路事件中,东北军开始产生了畏惧感,才知道用咱们的这些飞机、大炮跟人家打其实不行。当时在一战之后还连续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华盛顿条约》, 1922 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规定日本要把从德国手中抢来的中国胶济铁路等权益都还给中国,日本最终在英美的压力下把胶济铁路还给了中国。 

         1925 年济南发生了“五卅惨案”,日本人残酷地对待我们的外交人员,后来也是迫于英美的压力,日本又把扣押的外交人员还给了中国。当时张学良就觉得其实日军进攻沈阳也没关系,最后迫于英美的压力,日军还是会撤的,还是会把沈阳还给我们,所以张学良就下令不抵抗日军。关于这件事,张学良晚年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曾非常明确地说:“当时蒋介石并没有下令让我不抵抗,而是我下令不抵抗。”张学良那时正在看戏,他一直很喜欢京剧,他长叹一声说:“我看了一出戏,家乡就沦陷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故乡。”从 1931 年 9 月 18 日,张学良的故乡沈阳就被日军占领了,从此他就开始了长期的漂泊生活。当他晚年在台湾摆脱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状况后,便与赵四小姐一起远赴海外,共同生活在美国的夏威夷。张学良在一百多岁高龄的时候离世,终生没能再回到自己的故乡。

          所以关于这个不抵抗的命令当时确实不是蒋介石下的,因为从逻辑上分析,蒋介石也不该下这个不抵抗的命令。大家知道蒋介石最惯用的手段其实就是借别人的手消灭各派军阀,在中原大战之后,中国的各派军阀当中就属东北军最强大,当时中国就相当于是由张学良和蒋介石来管,黄河以南归蒋介石,黄河以北归张学良,其他的军阀都已经快被打没了。对蒋介石来说,就剩下这么一个强大的,而且跟他不是一条心的东北军,干吗不让他们抵抗,蒋介石当然希望他们抵抗,东北军出关全被日本人消灭了他才高兴呢。所以蒋介石其实也没什么道理下这个不抵抗的命令,据张学良晚年的一些访谈内容,这个命令确实就是他下的。

^_^ 讲东讲西讲东西………

形形色色的三叶虫

          根据这种复眼的特点和结构,现代仿生学制成电视摄影机,使电视影像清晰度更高。长在三叶虫腹部的板状附肢,也就是它的脚,这些小脚成对地以前后顺序排列,跟螃蟹的螯相似。这几对附肢是维系三叶虫生命的关键,它们是交通工具,帮助三叶虫在海水中游泳,在海底爬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呼吸。人有肺,鱼有鳃,三叶虫却是用脚来呼吸。天工造物之神奇可见一斑。三叶虫还是天生的杂技演员,它可以把身体完全卷曲起来,像一个卷筒。三叶虫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换几次甲壳,像是换衣服,螃蟹也是这样的。

三叶虫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普通的长3~10厘米,宽1~3厘米。大型的三叶虫长度超过20厘米,小型的仅0.6厘米。在葡萄牙发现的名为乌拉裂肋虫的三叶虫,长达70厘米,实属罕见。大的种类有德氏三叶虫、蝴蝶三叶虫等,小的像球接子。三叶虫的体形大多是卵形或椭圆形的,但是,它们的“长相”却不尽相同,其中不乏大众化面孔,更有独具特色的形象,可谓异彩纷呈。有的头上像戴着铁皮面罩,有的又在脑袋上装了一根长矛,有的头顶珠冠,有的尾拽短戈,各式各样的装饰品让人目不暇接。

          三叶虫生活在大海里,更确切地说,它的家在海底。三叶虫成群结队地四处活动,或穿行于海百合之间,或出没于淤泥之中,它们捕食时一旦遇到困难或其他危险,便通力合作,团结一致。三叶虫在食物上并不挑剔,它靠捕猎一些小动物为生,甚至沉到海底的动物遗骸也被其视为美食,因此,三叶虫赢得了“海底清道夫”的称号。当然,就像鲜肉比冻肉味道好一样,对三叶虫来说,海底淤泥中肥嫩柔软、又极有营养价值的蠕虫是第一选择。虫如其名,蠕虫全身滑腻腻的,而且不停地在蠕动,正是那层黏液使三叶虫不会轻易得手。而三叶虫也不会就此罢休,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后,蠕虫最终会败下阵来,成为三叶虫的滋补品。腕足动物海豆芽也是三叶虫不可多得的理想食品,不过,它很难征服,三叶虫常常是吃了闭门羹后,悻悻离开。弱肉强食,同类之间的相互残食在三叶虫的世界里也没有幸免。形体健硕的三叶虫有时为了省去捕猎的麻烦,或者是想要耀武扬威,便就地取材,以自己弱小的“兄弟姐妹”为食。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那些力量薄弱的小东西没有能力吃上肉,则只好以一些微生物为食。而这些孕育微生物的海藻就像吉普赛人的大篷车,成了小三叶虫移动的家。

          有时侯,三叶虫也会到浅海游玩。如果是风平浪静,它们可以从容不迫地自由来去。但是,倘若遇上风暴,聚集在一起的三叶虫便会随波逐浪,被摔上海岸。由于三叶虫是节肢动物,关节很脆弱,一旦受到重力撞击,就性命难保。除了自然灾害,三叶虫的天敌也为数不少,其中威胁最大的是鹦鹉螺。

鹦鹉螺是一种新兴的软体动物,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身上有一个保护罩,就是这层坚固的外壳使它免受撞击之苦,因而具有与三叶虫抗衡的能力。鹦鹉螺的壳是圆锥直体型的,很长,一般几十厘米,有的则超过一米。壳的质地是碳酸钙,所以非常厚重。如此重压,岂不是给鹦鹉螺增加了一层桎梏?其实不然,这里面有一个小奥秘:鹦鹉螺的肉体和内脏都集中在锥体的开口一端,而其余的壳则分成很多装满气体的小室,因此浮力大增,行动起来就不会感到不适了。

          鹦鹉螺的长相略看还颇有些雅致,触目所及便是在水中飘来荡去的须足,像在春风中拂动的柳叶。这是其头部最为明显的标志,实际上是鹦鹉螺长在口四周的手腕。这些腕很柔软,伸缩性极强。在每一条腕的腹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吸盘,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在身体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令靠近它的猎物有去无回。所以,鹦鹉螺凭着这些神奇的手,捕食有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有时根本不用出手,只是守株待兔,也同样能饱餐一顿,可怜的是那些误人歧途的小动物。而伸缩自如的手腕对于捕猎同样很具有威慑力。这两种性能加起来,使鹦鹉螺有恃无恐,不仅是三叶虫,即使是比它更身强力壮的动物,也不会放在眼里。鹦鹉螺的眼睛是凸起的,又圆又大,视力很好。它的嘴长在头部前端,嘴边上有锉子一样的颚,能毫不费力地把一些壳状物咬碎,真是天生的“尖牙利嘴”。

          鹦鹉螺托着重重的壳,究竟是怎样在海中行动的呢?从身体的方向来看,一般动物都是向前行进的,但鹦鹉螺却是朝后退。因为它的动力来自口里的喷水器官。当它喷水时会受到海水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身体行进,不过是倒退着前进罢了。这倒有些像横放的火箭,只是一个喷水,一个喷火。看起来,鹦鹉螺也并不是游泳能手,所以它基本上都是在海底活动。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同样生活在海底,为了寻找活路,鹦鹉螺和三叶虫之间免不了会同室操戈。偏偏鹦鹉螺在食物上要求很高,非肉不吃,为数众多的三叶虫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对方的猎物,鹦鹉螺是三叶虫的星。今天很常见的乌贼和章鱼与它是同类。在现代的太平洋里,还残存着鹦鹉螺的后裔,而且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在外形上已有所改变,壳变成了卷曲形的,更加好看了。

          三叶虫在鹦鹉螺的威胁下,经过漫长的时间,身体的构造及性能已有所改变,不再束手待毙。譬如,它们学会了钻泥的本领,像现在的泥鳅一样,可以钻到泥里躲避敌人的攻击。甚至眼睛也长了柄,当它藏在泥中时,眼睛就像被举在手上,从泥里伸出来,四处望风放哨。尽管如此,三叶虫始终处在被动状态,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渐渐地,它被迫让出生存空间,在海洋里失去踪迹。三叶虫灭亡了,但它的一门亲戚却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鲎(HòU)就是这个种类的延续者。目前世界上鲎仅有两个属,其中一属分布在北美东海岸,另一属生活在我国华南、东南沿海一带,叫中国鲎。

          鲎是研究三叶虫最好的活标本,它一般隐居于泥沙之中。鲎还是动物界难得的恩爱夫妻。退潮后的沙滩上,经常会见到它们双双漫步的身影。夕阳之下,这个场景非常让人感动。它们的恩爱还体现在夫妻之间生死不渝的“感情”方面。一旦雌鲎发生意外,雄鲎便终身“不娶”,最终郁郁不乐而死。同样,如果是丈夫先妻子而去,雌鲎也会渐渐衰亡。谁说动物没有感情?有趣的是,在生殖季节,雄性总是伏在雌性背上,并用两条螯足抱着雌鲎,通过这种奇怪的方式使卵受精。然后,雌鲎就爬到沙滩上去产卵,产完卵后,这对夫妻却抛下未出世的孩子,扬长而去,连头也不回,真是够“狠心”的了。所以,鲎宝宝自打一生下来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完全靠自己,否则就会被淘汰。或许,这正是鲎能长期生存的原因。鲎只重夫妻之情,而忽略了亲子之义,有违常理,这也算是一桩咄咄怪事。鲎鲎的奇特之处不只这些,更有研究价值的是它的血液。一般动物的血是红色的,而鲎的血却是蓝色的。这种蓝血里面含有多功能的变形细胞,当这些细胞与有毒的细菌接触时,能释放出可凝性的蛋白质,使血液迅速凝固。它在医学上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许多疑难病症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三叶虫虽然已经绝迹了,但是,鲎却义不容辞地担负起重任,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使现代人也能一睹三叶虫多姿多彩的生活。除此之外,它对人类医学所做的贡献更是为人称道。

          由于三叶虫的身体是以关节连接起来的,所以它死后关节散落,头、胸、尾都零零散散地分开了,因而化石往往是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又因为有些三叶虫尾后长着角,它留下的尾部化石便形如展开的翅膀,而尾轴部分模糊不清,致使古人误认为是蝙蝠的身体,于是才有了“蝙蝠石”的各种记载。虽然古人因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不能准确地认识三叶虫,但无论如何,他们的首发之功是不能轻易抹杀的。

^_^学海无涯…………………

恐龙的牙齿有什么用途?

恐龙的牙齿可以用来咀嚼、嚼断或磨碎植物,食肉动物还用它来撕裂肉。与人类相比,恐龙的牙齿数量较多,而且一生都在换牙,跟今天的鳄鱼很像。例如,鸭嘴龙(意为“笨重的蜥蜴”)会长出几百颗牙齿来替换已经坏掉的牙齿。还有一些恐龙没有牙齿,但长着形如鸟嘴的喙,似鸟龙就是这样。有些恐龙则同时长着喙和牙齿。

所有的恐龙都下蛋吗?

据科学家们所知,所有恐龙都会筑巢下蛋。小恐龙从这些恐龙蛋中孵化出来。科学家们已经在全世界几百个地方发现了不同品种恐龙的恐龙蛋化石,包括美国、法国、蒙古、中国、阿根廷和印度的一些地方。目前发现的最大恐龙蛋化石长约 12 英寸( 30 厘米),宽 10 英寸( 25 厘米),重约 15.5 磅( 7 千克)。科学家们认为,这枚恐龙蛋的妈妈是一只高桥龙,距今 1 亿年的一种巨型恐龙。现代非洲鸵鸟的蛋长度为 6 英寸( 15 厘米),宽度为 5 英寸( 13 厘米),只有这枚恐龙蛋的一半那么大。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恐龙蛋产自于鼠龙,仅有 1 英寸( 2.5 厘米)长。

^_^ 脑筋急转弯………………

什么气没有一个人能闻到?

上题答案:

牢房。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