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侣合照当头像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无论是选择包含伴侣的照片当头像,还是发布自己的感情状态、在动态中提到他们的恋人,这些行为都与人们对恋爱关系的感受紧密相关,并且这可能是向潜在竞争对手“示威”的信号 

使用和伴侣的合照当头像,或者在动态中提及伴侣,在社会心理学中都被定义为一种展示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多元的,和人们在关系中的感受密切相关,并且可能使得人们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积极。

想象一下,你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有朋友换了新头像。但这不是一张个人照,而是这位朋友和恋人的情侣照。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会有人拿情侣照当头像呢?”

我们的研究方向是社会心理学,对理解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和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很有兴趣。我们的研究和其他文献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在社交媒体上“秀恩爱”。无论是选择包含伴侣的照片当头像,还是发布自己的感情状态、在动态中提到他们的恋人,这些行为都与人们对恋爱关系的感受紧密相关,并且这可能是向潜在竞争对手“示威”的信号。

哪些人会秀恩爱?

“秀恩爱”即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二元展示(dyadic displays),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在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有 29% 的处于恋爱中的脸书用户用的是情侣头像。70% 的用户展示了自己的感情状态,如“恋爱中”或“已婚”。有 15% 的参与者在脸书上最近的更新中提到了自己的恋人。

在社交媒体秀恩爱有多普遍?

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资料或帖子可以说明用户正处于一段关系中。以下是社会心理学家对 236 名脸书成年用户的调查结果。

28.5% 的用户使用和伴侣的双人照作为档案照片(profile pic):

70.1% 的用户发布了与伴侣有关的状态;

15.0% 的用户近期在帖子中提到了伴侣。

*数据来源: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19893998

有些人可能更喜欢“秀恩爱”。那些对浪漫关系非常满意,或作出最多承诺的人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使用情侣照作为个人资料图片,或以其他方式展示他们的关系。在关系中爱得更深的人,或者报告了更高的嫉妒水平的人,他们也更有可能在脸书动态上展示自己的关系状态。

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担心自己的伴侣拒绝或抛弃他们,这群人也更有可能使用情侣头像,并在脸书上公开恋爱或已婚状态。相比之下,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们会因为依赖别人感到不舒服,并且更偏向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这群人不大可能以这种方式展示他们的伴侣关系。

一个人是否会在网上“秀恩爱”,也会根据这个人在特定时间的感受而改变。和平时的状态相比,当人们对伴侣的安全感减少,或是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更加满意时,他们更有可能在脸书上发布和伴侣关系相关的信息。

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秀恩爱?

有的学者还提出了一种可能,认为这些展示行为可以准确反映关系中的人对自己的看法。

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们通常会将伴侣包含在自我概念中,也就是说将伴侣视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他们的伴侣关系,可能是因为这准确地表示了他们的自我概念——与伴侣密不可分。

我们最近对 236 名脸书成年用户进行调查,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我们发现,人们秀恩爱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将恋人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对伴侣关系非常满意的人。

我们还发现,秀恩爱背后还有一个更有“心机”的原因:人们想要保护感情不受来自社交媒体上的威胁。脸书、推特或是其他社交网站会让人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关系,包括可能抢走伴侣的前任、“备胎”以及情敌。

在社交媒体之外,研究也表明忠诚的人会采取一系列行为,来保护感情不受“备胎”或情敌的威胁。在社交媒体提及自己的伴侣或是关系也是阻挡潜在第三者的一种方式。

我们发现那些更积极地保护关系不受这类威胁的人更可能“秀恩爱”。想要维持美好的现状,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高度满足和忠诚的人更喜欢把伴侣展示在社交媒体资料上。

还有研究人员发现,有些人在社交媒体上强调自己的伴侣和关系,是因为让其他人知道他们处于亲密关系中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这种令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动机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们希望脸书好友知道他们处在亲密关系中,而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们不希望这样。

旁观者如何理解秀恩爱?

有趣的是,网友往往能根据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资料和帖子,对他人形成比较准确的印象。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操纵社交媒体资料,调查用这些方式宣告恋情的成果。研究发现,上传情侣照或使用其它方式秀恩爱会让他人觉得你更讨人喜欢,更有可能拥有一段令人满意的忠诚关系。

这种秀恩爱不仅表达了对关系的承诺,还表明头像的主人不太可能接受别人的示爱。这可能会阻止那些试图接近的人,从而保护这段感情。

总而言之,如果你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那么你可能对人们选择情侣照作为头像的行为感到很惊讶。但是这么做有可能为个人和关系带来积极的结果。

^_^历史话今天………………

         来到了 3 月22 日。 1914 年上海图画美术院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开风气之先。

          1914 年,绘画大师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开始使用人体模特教学。刘海粟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在那么多封建礼教束缚下的 1914 年,中国还有很多女性在裹小脚,脚都不能露出来,那时开始使用裸体模特教学,虽然 1914 年使用的是男模,那也真是开风气之先,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天。

          到了 1920 年开始出现女性裸体模特。 1914 年,“五四运动”还没有发生,文学及其他各方面的革命还没有开始,美术界率先开始了革命。使用人体模特教学这件事,革命性地颠覆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固有传统,更有意思的是,人体模特的使用,始终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思想解放的进程,呈现出起起落落的一条线。 1914 年我国开始使用男性人体模特。1926 年,五省联军司令孙传芳觉得用人体模特有伤风化,那时候上海图画美术院改名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孙传芳居然派兵冲进美专,砸了画室,可谓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这是一件在文化史上非常羞耻的事情。上海还不是特别保守的地方。在上海这种国际观瞻的大城市,在中国已经用了十二年人体模特的情况下,还被愚昧的军阀政府砸了画室。

          接下来,到了国民政府时期,提倡新生活运动,和西方越来越接轨,继续使用人体模特都没问题了。可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开始有问题了,大家老觉得人体模特、裸体模特好像跟性有什么关系,好像性又跟道德有什么冲突,其实这一连串的联系我觉得都不对。首先,人体跟性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在西方,尤其是在意大利、希腊等国家,满街都是各种不同时期的裸体雕塑。大家没觉得有问题,也没有人想到性,我觉得很美。当然啦,人家的民族就有那种比较自然的传统,有对人的身体本身美的崇尚。到南欧去,到希腊去,太阳一出来,好多人脱光了,裸体躺在草地上晒太阳,他们有这个文化传统,在海滩上尤其普遍。我必须要说,人家男男女女的裸体确实很美,长得跟雕像似的人很多。他们不觉得这事跟性有什么关系,觉得这是一种美,即使跟性有关系,性本身也不是什么丑恶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罪恶的东西。我们的民族传统经常觉得性是不好的,鲁迅先生曾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国人:“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其实开放了,反而不会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些人又觉得这件事有问题,文化部也觉得不好,不许再用人体模特,然后就有学者抗议。还好,最后报告给了毛泽东同志,毛主席竟然亲自关怀人体模特的事情,还亲自做了批示。这个批示很开明,毛主席本人是个知识分子,对西方的文化比较了解,而且还一直请英文老师教他英文,学习西方文化。毛主席批示说,画人体模特是绘画、雕塑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为了艺术的发展,我们做一些小小的“牺牲”。为什么叫小小的“牺牲”?我不知道。反正毛主席批示要大家做一些“牺牲”,于是我们的美院就开始继续使用人体模特。今天大家应该觉得人体模特太正常了,因为整个社会非常稳定非常现代化,一个国家的进步和成长,经过了起起落落、反反复复,从这点儿小事上就能看出来。

^_^ 讲东讲西讲东西……..

最纤细的腰围

据说16世纪,法国的凯瑟琳.德.莫迪茜皇后(1519—1589)腰如细柳,无人匹敌。这个纪录如今为两个现代女性打破。她们是法国女演员波拉里奥(1881—11939)和英格兰陂得波罗夫的埃塞尔.格兰格夫人(1905—1982),她们俩的腰围均仅33厘米(不到一市尺)。

没有两手的生活

如果生来就没有双手,一般的人会失去人生的希望吧。但是,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贝尼斯市的玛利.加兹夫人,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婚后生活竟然过得很好,作为贤妻和两个孩子的母亲,很好地完成了女人的任务。

她能用两只脚洗盘子,能为孩子们换洗尿布,擦口红,编织,书写,使用熨斗。她还到外面去买东西,能巧妙地演奏木琴。

世界最轻量级的双胞胎

1931年8月16日,英格兰陂得波罗的麦考利医生接生了一对名副其实的微型双胞胎姐妹。这对姐妹可以说是世界最轻量级的双胞胎,姐姐玛丽仅453.6克;妹妹玛格利特稍重一些,也不过538.7克,二人加起来只有992.3克。姐姐俩的母亲是弗洛伦斯.斯廷逊夫人。

如今,玛格利特已成了M.J.哈斯特夫人。

大肥婆

来自澳洲的消息说;一位体重330公斤(726磅)的妇人,因断腿需要送往医院治疗。但由于她的身体过于庞大,必须把她的房屋的大门部分凿开。

医务人员在8名邻居的帮助下,才能用木板,把她从家里抬走。这位妇女,进入医院,只好躺在医院地板的褥垫上休息,因为医院里没有她适用的病床。

据说这个庞然大物很少走出家门口,她的丈夫只有50多公斤(110磅),警方因担心她与丈夫在家庭争执时打架,不得不经常对他们进行家访。

^_^学海无涯…………………

什么毛发长得最快?

男性的胡须是人体上生长最快的毛发。平均来说,如果一个男性从不刮胡须,到去世时,他的胡须能长到差不多 30 英尺( 9 米)长。

为什么人们的皮肤颜色不同?

皮肤的颜色 —— 从淡粉色到深棕色不等 —— 是由皮肤中黑色素的数量与种类决定的。黑色素有两种:棕黑素(红色到黄色)和真黑素(深棕色到黑色)。它们的数量与种类都受到 4—6 个基因的影响。父亲和母亲的这些基因你都会继承。每个基因有多种编码序列,所以全世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皮肤颜色。

^_^ 脑筋急转弯………………

什么人最爱掏耳朵?

上题答案:

列车未开动。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