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好吃的为什么停不住嘴?

科学家们研究了源源不断的食欲是怎么回事。他们通过小鼠实验,在脑中发现一群特殊的神经元,专门在吃到好吃的、喝到好喝的以后,鼓励动物继续吃吃喝喝不要停。 

顶尖学术期刊《细胞》的最新一期,封面简直可爱到犯规!看到小白鼠坐拥巧克力、甜甜圈、泡芙、蛋糕、牛油果,一手紧抓最爱的零食,一手举杯欲痛饮,让人不禁惊呼:哎呀,这不正是沙发上的我本人吗?

吃货的“心声”,科学家懂!

在这项登上封面的研究中,来自霍华德休斯顿医学研究所(HHMIJanelia Research Campus的科学家们研究了这种源源不断的食欲是怎么回事。他们通过小鼠实验,在脑中发现一群特殊的神经元,专门在吃到好吃的、喝到好喝的以后,鼓励动物继续吃吃喝喝不要停。

当然,吃吃喝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本能驱使我们在感到饥饿、干渴的时候觅食,在找到食物或水时通过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等方式来感受和决定要不要吃,吃到一定程度产生满足感(或是吃了还想吃的不满足感),等等。

因此,要把大脑中汇集的关于吃喝的各类信号分清楚,并找出控制不同吃喝行为的神经环路无疑是很有挑战的任务。

为此,Scott Sternson博士带领的这支研究团队首先在小鼠大脑中寻找饥饿和干渴神经环路共存的脑区。他们因此注意到,脑干的蓝斑区(locus coeruleus)附近有一群谷氨酸能神经元(被称为periLC神经元),参与进食和喝水的行为,是饿和渴的汇聚点。

接着,为了研究这些神经细胞的功能,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让小鼠自由活动的同时,通过微型显微镜观察记录脑干中periLC神经元的活动。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龚蓉博士表示,解决这个技术是此项研究的关键。

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新的成像技术发现,periLC神经元只有在小鼠开始吃喝时会有特异性地反应,并延长动物吃喝的时间。动物进食或饮水时,这些神经元的活动比平时少。反过来抑制这些神经元的活动,则会促使小鼠延长吃喝的时间,好像东西特别美味似的。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小鼠特别饿或特别渴,吃到平淡无奇的食物和水时,这群神经元的反应也特别强烈,与平时吃到喜欢的特别甜的东西时类似。换句话说,饿的时候吃东西特别香,渴的时候白开水也有点甜,看来就有这群神经元的功劳。

研究人员表示,认识这群特殊神经元的功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大脑是如何追求饮食享乐的,或许也可以为管不住嘴引起的健康问题——例如肥胖、糖尿病等,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而吃货呢,下次吃到好吃好喝的、嘴巴停不下来的时候,也许还可以跟自己解释:不是我贪吃,只是我脑中有些神经元比较敏感!

^_^历史话今天………………

今天是日。今天比较有意思,没有某件大事发生,但是有人出生,有人去世。我今天想讲的都是人:第一是 1976  1  8 日,周总理去世;第二是很多个世纪之前的 1  8 日,我最崇敬的大艺术家、大名士、大文人,苏轼出生;第三是流行音乐界的丰碑 —— 猫王”出生。

          苏轼最重要的,我觉得感动我的,就是不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心怀着一种,今天人叫自由。那个时候没有自由这个词,但是有大名士对天下的那种胸怀,那种胸怀就是不以一点点得失,就怨天尤人了、就绝望了。他一生中大部分时候,都在各种颠沛流离中,真正得意的时候没多少。这个我就不多讲了,这个对我们来说,对苏轼来说,对我们的历史来说,根本就不重要,历朝历代都有。我也不认为苏轼在政治上是有多么保守的,我个人认为苏轼之所以会支持旧党,主要是因为旧党那些人都是大名士,很有文化。苏轼并不是一个敏锐的政治家,我热爱的大量的大师级的那些艺术家,都不是政治上特别有才能的,李白不是,苏轼也不是,包括后来很多大师都不是。我个人觉得苏轼是对旧党那些人的风范的认同,那些人学富五车,所以他支持了旧党,然后在残酷的生活中,不停地被贬,但是从他的诗篇中几乎看不到因为这些事情而写出那些幽怨。

          大家再看李煜的词,那简直幽怨得不行了,但是苏轼也挺惨的啊,每天以泪洗面,从一个部级干部被贬到副处级干部,当了什么黄州团练,还能写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完就玩去了、派对去了,在黄州的时候,苏轼的派对是著名的大派对。因为他走到哪儿,永远有一帮大名士去找他玩。那帮大名士,不像今天的人,说你被贬了,你政治上失意了,就都躲着你,那时候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气节,现在那种气节都跑到哪儿去了?过去是反过来的,就是你越春风得意,咱离你越远,我是隐士,然后你越被贬,你越倒霉,哥们儿越来陪你,哥们儿独行万里,只为允你一诺。所以他只要一派对,不但一帮大名士,还有好几百美女,琴棋书画之类的种种,一块儿去唱歌。每次苏轼派对完了回城的时候,全城出动。这个很有意思,而且那时候的人极其崇拜文人,当官的没这么多人崇拜。

          在过去,文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哪怕被贬到这个地步。就是李白也一样,李白被从长安贬到白帝,其实长安离白帝并不远,每到一个地方,县委书记都出来请客,然后每个县委书记请他多留两天,所以溜达了很久才到达,他的特赦令比他到得早,所以写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又走了。苏轼也是,他一路上都是被各种文人尊重。大家可以看到苏轼的诗词,包括文章,一个是他个人心胸宽广,另一个是那个时代不是把文人逼到绝路的时代,所以大家想,苏轼被贬成那样,一路上还是这样豁达。放逐到海南岛这种贬,整个宋朝都没几位。宋朝是一个对文人最美好的年代啊,因为宋朝是军人建国,所以它很尊重文人,它为世世代代的君主立下了一个叫不杀士的规矩,绝不杀一个知识分子,即使你把我气得都成这样了,我也只贬你,所以宋朝的知识分子主要的人生就是“旅游”。我觉得环境也很重要,浪漫的朝代,在一个不杀士的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文人不会走出绝望的一步,再加上苏轼本来的胸怀。苏轼我是非常热爱的,就算一路被贬到惠州去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现在广东很繁荣,那个时候是蛮夷之地,到处都是乱七八糟,什么也没有,到那儿还能“日啖荔枝三百颗”,特别乐观,是我的偶像。我不管到什么地方都特乐观,都能在里面想着苏轼,然后在那儿学学东西,翻译翻译书什么的。他乐观到什么程度呢?他其实还算有钱,每贬到一个地方,他都觉得这个地方很好。

          当时贬他的那些新党的头儿,心胸特别狭小,尤其那个宰相,只要一听说他盖房了,马上又下一令,他又被贬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到那儿又开始盖房子,盖得差不多了,又被贬走了,最后一分钱也没有了。他没有理财的那种才华,他也没有那种真的政治上的敏感,就是我什么时候能回朝,在这之前我的钱是不是要省着点?那个时候的文人啊!苏轼也是大书画家,但是他也不会去卖文。不要说苏轼了,就是那个时代的大奸臣,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也不去卖那个字儿。文人那个时候的风格就是,我再怎么怎么落魄,也不能干这个。所以到最后他已经很穷了,在宋朝被贬到海南岛,意思就是永远都回不来了。这个时候有两个让我觉得特感动的事情。海南岛那时候就是穷山恶水,那个时候也没有今天这么好的船,现在好了,大家都去海南岛,三亚“天涯海角”那四个字,就是苏轼写的啊,到那儿可以看到大师的书法。那个时候的海南岛,那简直就是没法形容的地方,漂洋过海到了那个地方,连庙也没有。因为苏轼到了那儿以后,没地方住,所以就打算住庙里,和尚永远是好的。每一个时代宗教都是稳定剂,宗教能保护住知识分子,不光在中国,在世界各国,宗教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养活了历朝历代的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结果到了海南连庙也没有,最后只能在大树底下刨一个坑,但是他依然乐观。最感人的事情是,他的那些朋友,那些文人隐士,漂洋过海来看他。有一首歌叫《漂洋过海来看你》,现在漂洋过海就是因为爱情,那时候不是,那时候是你都到了那个地步,而且我知道我去看你,肯定会得罪当朝的官员,可是我就要去看你。他的那些朋友漂洋过海去陪他,一个人陪几个月,一个人陪几个月。海南什么也没有,肉也没有,盐也没有,药也没有,什么都没有,都从海上运,他又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了,所以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有的时候台风来了,就没吃的,就饿成那样。当然特别感人的是,他饿成那样的时候,在海南还教了个学生。海南这个地方,世世代代一直到那个时候,从来没有出过一个进士,因为那儿当时不是一个开化的地方。他教了一个姓江的学生,教完了以后还给这个学生作了半首诗,说等这孩子金榜题名后续上后半首,结果那个姓江的学生真的金榜题名了。海南的生活带给苏轼身体上巨大的伤害,因为那时候实在是太艰苦了,苏轼最后在海南待了三年,终于徽宗上台把他弄回来。

          他有信心他一定会回来,但是回来差不多三天,就去世了。去世之后,他那个学生终于不辜负他,成了海南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但是那后半首诗是谁写完的呢?他找到了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的弟弟苏辙,把这首诗最后写完。苏家两位大才子,成就了海南岛的第一位进士。说苏轼可以说三天三夜啊,咱们时间很短,我只说对苏轼最崇敬和他最美好的一部分,身为艺术家,自由、浪漫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苏轼是真正做到了。苏轼身上有所有浪漫艺术家共同的优点,当然也有人说是缺点,就是比较爱女人,也是个大情种。一辈子先是爱自己的表妹,爱到比贾宝玉爱林黛玉还爱,然后表妹去世哭得跟鬼似的。然后爱自己老婆,也是传诵千古的诗篇,“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他是一个大才子,我要说尤其是一个会写歌的人,大家知道那些词牌其实都是唱出来的,尤其是苏轼爱写的这个《蝶恋花》,据我考证是非常好听的小调曲,因为它全是仄声结尾。“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看起来就是一个小调结尾的歌,而且是套曲。大家听那个词牌,听着就像青楼里头唱的歌,那时候流行音乐是在青楼里的。《蝶恋花》是所有词牌里头传下来最多的,大概传下来好几万首,说明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所以苏轼还会写歌,非常讨女孩喜欢。这个传统一直传到今天,今天传到我们那时候,写歌还是讨女生喜欢的。但是今天不知道,今天听说有房子,是讨女生喜欢的,传了几千年的写歌传统没有了。

^_^ 讲东讲西讲东西……..

肯尼亚发现“象孩”

非洲肯尼亚一群大象抚养失踪小孩加逢3年,当人们于最近发现这位小孩时,他已变成“象孩”,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大象叫的声音,行为举止也和大象一样。

这名小孩现年9岁,三年前,他独自跑进森林,从此便没有回家。当局派人搜查了两天,未能找到,便认为他被狮子吃掉了。

最近,一批英国野生打猎者,发现他与5只大象生活在一起,便设法将他救了出来。

当时加逢赤身裸体,满身伤痕。据推测,他最初在森林中被狮子带走,当狮子遇到象群时便遗下了他。而大象误把他当成小象,带着他在森林中漫游。他便与大象一起生活,逐渐成为象群中的一员。

专家们详细研究了加逢的行为,用来作为分析象群生活的资料。医生还表示,要花几年时间,训练加逢接受各种医疗和辅导以后,他才能适应人类的正常生活。接下来,工作人员把印有相应版面的透明膜铺在一张感光金属板上。当一束明亮的光线照射过来,有字母和图片的阴影部分就会印到金属板上。经过酸溶液的浸泡以后,阴影部分便永久刻在了金属板上,而金属板的有些地方则被侵蚀掉。剩下来的就是和印有报纸内容的透明膜完全相同的副本,它的文字和图片以凹槽的形式出现在金属板上。现在就可以把报纸的页面印刷到纸上了。首先,把金属板缠绕在电动印刷机的滚筒上,再涂上墨水。擦拭干净以后,墨水仍旧留在凹槽中。当滚筒压过(大滚筒上的)纸张,纸张被压入凹槽,完美的印刷页面便出现了。报纸的每个页面都要经过这一过程。正如你能想象的,印刷厂规模巨大,有些印刷机有三层楼那么高。这些昂贵的机器(价值几千万美元)每个小时所印刷和分类的报纸达到 7 万份。印刷机完成这些工作以后,报纸就被扎成捆,等待第二天送往家家户户和报摊。

什么是角帖书?

角帖书是一种有柄的平面木板, 15 世纪 —18 世纪英美国家的学生们在课堂上使用。他们把纸张粘在木板上。角帖书上印有字母、祈祷文(《民数记》里一段特殊的祈祷文)、主祷文和罗马数字。为了保护纸张,整块木板被一片用动物的角制成的透明薄片覆盖着,这在当时非常稀有,也非常昂贵。早在 1442 年,英国就有了角帖书,到了 16 世纪,角帖书成为英国学校的一种标准装备。 1800 年左右,随着书籍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角帖书便被淘汰了。

^_^学海无涯…………………

报纸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人们常常通过阅读报纸了解目前或新近发生的大事。好的新闻故事发生时,记者很快就被派到现场,尽可能多地收集情报,摄影师拍下能增加视觉信息的照片。回到报社以后,记者把新闻故事敲进电脑里,摄影师在暗室把胶卷洗成照片。他们把照片存入装有扫描仪的电脑中。现在,越来越多的摄影师使用数码相机,这就意味着他们拍摄的照片不需要第一时间打印到纸上。它们自动生成数字或电脑可用的格式,能像电子邮件或其他电子文件那样,通过手机数据线或者卫星传送。一旦照片生成数字格式以后,工作人员就把需要印刷的新闻故事和配图排版在一起。新闻故事很可能要占据报纸的一个或者多个版面。设计人员在电脑屏幕上把整张报纸的文字和配图编排成具有视觉吸引力的易读版面,然后把它们印刷到一张张透明膜上。

^_^ 脑筋急转弯………………

说人话不办人事的是什么?

上题答案:

吓死了!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