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索的预言

          当宴会进行到欢乐的最高潮时,沉默的诗人却一跃而起,他语出惊人,令所有的宾客大为扫兴,因为他预言了他们的死亡。

          然而当 1 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诗人的预言竟一一兑现。 1788 年的一个夏日的傍晚,女主人葛拉蒙女公爵在她巴黎的寓所花园里宴请宾客。参加宴会的全是名流仕女,其中包括最有名望的基尚 · 摩薛贝,他是牧师、立法人,更是路易十六国王的亲信、好友。宴会的气氛非常好,弥漫着喧闹和欢乐。谁也不可能料到,这种欢乐愉快的气氛会被一个惊世骇言所破坏。在宴会进行中,摩薛贝牧师举起一酒杯,祝福说:“为理性终有抬头的一天而干杯!虽然,本人已无缘亲眼目睹它的到来。”来宾们鼓掌哄笑,一齐举杯,欢饮而尽。来宾中有一位诗人名叫夏哥 · 卡索,是女公爵的宠信,经常为她的宾客们朗诵诗篇。他原来静坐一旁,这时却从喷泉旁的凉椅上站起来,跌跌撞撞地走到牧师跟前,嘶哑地喊着:“你错了,阁下!你绝对可以活着目睹这一天的到来。因为这一天,必定在 6 年之内出现!”这是什么话?!难道大牧师的寿命就只有 6 年之内了吗?在如此高贵的上流社会的宴会中,竟会冒出如此没有礼貌的话来,来宾们一下子会都傻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都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有人在想,这个诗人是不是一个疯子?或是暗中不满国王和玛丽 · 安东尼皇后生活奢华无度的革命党羽?诗人卡索还继续在那里口出狂言,他的内心似有无比强大的预言能力,他不肯住口,出神地望着众宾客,非要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宴会中终于传出了哭声,是几位女宾们因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而惊吓得啜,女人总是用眼泪来表示愤慨和可怜。卡索才不管那些哭泣呢?他呆滞的眼在每一个宾客的脸上缓缓扫过,他要宣布即将到来的死亡和灾难。他对娶有法国最美丽女人的哲学家兼数学家康德赛侯爵说:“你想瞒过执刑的人而入狱,结果死在监狱一间囚室的地上。”他对出身卑微的剧作家尼古拉 · 向福说:“你将割腕自杀 22 次。不过都没死成,要过好几个月后,才真正死亡。”他对天文学家金西威尔 · 贝利说:“你虽然素行良好,学识丰富,仍逃不过劫数。你将惨死在暴民手中。”摩薛贝牧师存心要把卡索这些可怕的预言,变成玩笑的无稽之谈。他向这名个子矮小的诗人深深一揖:“请告诉我们,阁下,你既然对我这许多倒霉的朋友的未来了若指掌,可否也替本人的命运算上一算?”卡索只手按住牧师的肩头,一眨不眨地盯着他道:“很抱歉,阁下,你的命运与你的朋友相同,你也受到审判,处以极刑。”到此时,这些看来荒谬无稽的预言所引起的惊吓,已被当成玩笑话而逐渐消散,随之而起的,依然是一片狂欢气象。

          殊不料坚持无神论的金 · 拉哈贝却不肯罢休,他和诗人本来就是一对冤家,互相鄙视,他向诗人走去,将已经平息的话题重新挑起:“我怎么样?阁下。你老兄把我的好朋友全送给刽子手,独独漏了我的脑袋,叫我怪难受的!求求你也让我参加一份吧,等我们大伙儿遇上乱民的时候,才能壮声势啊!我想你一定肯帮我这最后一次忙吧!”宾客们哄堂大笑,唯独卡索铁青着脸,不为所动,竟然说:“我非常乐意帮忙,只是命运之神却不容我。拉哈贝先生,他们留下一个更合适你的运道。你将逃过刽子手的斧头,不过,要把你变成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坚持无神论的拉哈贝会变成基督徒!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于是引起众宾客的爆笑。

          当笑声好不容易停止时,葛拉蒙女公爵向卡索故作娇嗔,说刽子手对女士们未免太宽容。诗人哀伤地注视了她一会,握住她的双手说:“唉,我的好朋友,刽子手不懂得怜香惜玉。你的死法与国王一样,坐着囚车,驶向断头台!”卡索竟敢断言国王会被处死!?这样的话难道还不荒唐吗!但是,拉哈贝却在当晚将这些预言全部写在了日记上,他想等到预言期限届满之时,令卡索自取其辱。谁能相信这些预言是真的?

          在当时。然而,就在第二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真没想到,卡索的预言竟一一兑现了。尼古拉 · 向福起初曾为革命奔走,后来批评他做得太过份而作罢。到了 1793 年,由于不愿入狱,曾数度割腕自杀,均未能如愿,数月之后过世。康德塞侯爵在革命行动中,曾经占有过极重要的地位,并被推选为立法院中的一员。但是,由于他反对将路易十六处死,同时在“恐怖时代”疯狂行动之时,他表现的温和态度,对他大为不利。在毫无安全保障下,他只得落荒而逃。不幸的是仍然被捕,押往波格拉瑞下狱。 1794 年 3 月 29 日,死在牢房里。至于是被毒致死,或是困乏而死,不得而知。

          葛拉蒙女公爵,果是乘囚车上断头台。被卡索的预言完全说中。金西尔威 · 贝利先生参加了大革命,热血赤诚,后来当选平民大总统兼巴黎市长。但是在 1791 年 7 月 17 日,他在尚地马利用国民兵团强制将政体解散,激怒了民众。他想就此退休,到南兹隐姓埋名过后半辈子。不幸于 1793 年在米隆遇到一位朋友,他的身份因而被识破,随即被捕,押解到巴黎,接受革命法庭公审,判处死刑,在 11 月 12 月受刑死亡。也诚如预言所说。摩薛贝在大革命爆发之初,已经退休不再当牧师了。 1792 年 12 月,他再度复出,为国王路易十六在庭上做辩护,他协助恰尔虚和狄谢,为他们作掩护,把判决的结果暗地告诉国王。摩薛贝自己知道,早晚终会落在起义者手里。 1793 年 12 月果然被捕,由革命法庭判处死刑。 

          1794 年 4 月 22 日,他与女儿及孙儿共赴断头台。这也应验了卡索说的,不出 6 年,他必可亲眼目睹理性终有抬头的一日。而拉哈贝,因厌恶大革命的恐怖狂乱,果真接受洗礼,变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临终时,将录有卡索惊人预言的日记本,转赠给了让他得道的修道院,使这一惊人的卡索预言公之于世。至于可怜的卡索,这个悲剧的创始人,他秉赋的异能并未为他自己带来幸福。他可以准确地预言别人的命运,却并不清楚自己。他的命运是多灾多难的,曾遭逮捕,被释放,然后又被逮捕,在 72 岁那年,也走上了断头台。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的转折点。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中,据说出了许多预言家,卡索预言只是其中之一。由于这个预言家来自于曾是唯物者拉哈贝的早年日记,故相信者众多。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实在是不可考证的了。

^_^历史话今天………………

          今天是10 月9 日。在 1967 年的这一天,革命家切 ? 格瓦拉遇害。

          今天对愤怒青年、文艺青年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 1967 年的今天,他们的偶像革命家切 · 格瓦拉遇害。在这个世界上有大量的愤怒青年、文艺青年,切 · 格瓦拉戴着贝雷帽的那张头像,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这张头像曾经被印在全世界无数愤怒青年、文艺青年的胸前,在 20 世纪创下了头像在 T 恤上的印刷量世界第一的纪录。切 · 格瓦拉的原名并不是切 · 格瓦拉,大家知道,西班牙语的名字特别长,之前我们给大家讲过毕加索的名字就特别长,切 · 格瓦拉名字也很长,但是他后来被叫作“切”。“切”在西班牙语中实际上是一个象声词,或者叫感叹词,我觉得可以直接译成“铿锵”,所以他的名字应该叫“铿锵 · 格瓦拉”,因为他有无数的名言,他有无数的妙语,关于革命的、关于坚持的、关于不投降的、永远要这样那样的,这些都写在各国愤怒青年、摇滚青年的衣服上。

          革命家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社会的底层产生的革命家,大家看农民起义,就是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个社会的不公,感受到极度的压迫,然后起来反抗;另一类是一些出身非常好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因为出身好,很容易左倾,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逐渐左倾,慢慢地就成了革命家。切 · 格瓦拉就属于后者,他不但出身好,而且应该算是全世界有史以来出身最好的革命家之一。

          他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当年的家境非常好。切 · 格瓦拉在大学时是学医的,大家知道在拉美或者在西方,能去学医的人家境一般都是非常好的。他在读大学的过程中还好几次出去旅行,走遍拉美。他曾经写过一本著名的日记,叫《摩托日记》,记录的就是他骑着摩托去旅行的故事,这段经历后来还被拍成了电影。有关切 · 格瓦拉的电影有很多,最著名的有两部,一部就是《摩托日记》,另一部就叫《切》。《摩托日记》曾经得过奥斯卡的最佳原创歌曲奖,这部电影当时也是所有摇滚青年必看的,没看过《摩托日记》大家就别聊了,就跟没听过重金属音乐就别聊摇滚一样。《切》是美国好莱坞著名的大导演索德伯格拍的,讲的就是有关切 · 格瓦拉的故事。这部电影特别长,在美国上映还分为上、下集,电影演完之后还有余兴派对,大家完全陷入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那种左派革命的狂热,当时法国正在兴起五月风暴,美国正在反越战,大家高举旗帜,身上画的都是切 · 格瓦拉,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那个时代。

如果从正面讲,切 · 格瓦拉确实是一个非常神化的人,可以说他是一个热血的革命家。他的出身这么好,在走遍拉美以后,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拉美人民的贫穷以及独裁统治的弊端等。切 · 格瓦拉对社会不满,然后就到处去参加革命,先到危地马拉去革命,结果被 CIA ,也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干涉 —— 实际上切 · 格瓦拉的一生只有一个敌人,就是 CIA 。然后切 · 格瓦拉就又流亡到墨西哥,到墨西哥以后认识了卡斯特罗兄弟,大家知道现在是菲德尔 · 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 · 卡斯特罗在执政,当时切 · 格瓦拉就参加了卡斯特罗兄弟的那个组织,进行了古巴革命。古巴革命的成功实际上是一次巧合,切 · 格瓦拉后来的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就是因为他老是靠古巴革命的经验来进行后面的革命。

          当年古巴革命时有八十二个非常狂热的革命者,他们坐着船出发,然后直接在古巴登陆,登陆后遭到了敌人的伏击,结果只活下来了十二个人,这十二个人后来逃到了山里,其中就包括了卡斯特罗兄弟和切 · 格瓦拉。他们逃到山里后就开始在山里发动群众,这些游击队员最后冲出了大山,其实打了很少的几仗,就取得了古巴革命的胜利。其中具有决定性的一仗,切就是指挥者之一,他们率领的纵队在圣克拉拉这个地方打败了政府军,占领了哈瓦那,成功夺取政权。

          古巴革命成功之后,古巴变成了美国最不能容忍的国家,古巴距美国佛罗里达州最南边的基韦斯特岛只有一百五十一公里,可以说就在美国的鼻子底下。顺便说一句,基韦斯特岛也曾经是海明威居住的地方,当然海明威也是一个左翼作家。古巴革命成功以后,切 · 格瓦拉为古巴做了很多事情。他原本是阿根廷人,入了古巴籍,负责古巴的外交。做了古巴的外交官之后,他走遍全世界,曾经到苏联和赫鲁晓夫准备签订战略导弹协议。他还到中国见过毛主席,见过周总理。切 · 格瓦拉曾到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革命国家去访问,像捷克等,他蓄着胡子,形象非常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革命者,他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外交工作做得非常好。

          那个时候他已经很红了,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报纸上。他还掌管着古巴的银行,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出卡斯特罗是多么信任他,所有的钱都掌握在他手里。切 · 格瓦拉又开始改革古巴经济,其实他并不太懂经济,但是他怀着一腔革命热血,把一切东西都收归国有。在古巴,切 · 格瓦拉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但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个革命家应该干的,他要继续革命。他在古巴待不下去了,他的心里永远燃烧着一股火,他要继续去革命。于是切 · 格瓦拉就给卡斯特罗写了一封诀别信,这封诀别信现在刻在圣克拉拉他墓地上那座特别大的雕像和墓碑后面,信的大意是我要离开古巴了,我要到世界各地去革命,只有革命胜利的理想完成我才会回到古巴。

          对于切 · 格瓦拉的离开,卡斯特罗非常痛苦。其实切 · 格瓦拉不是古巴人,他不太了解古巴,又不懂经济,切 · 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在古巴的经济改革、政策等方面其实有很多的分歧。但是卡斯特罗是他的老战友,当年只有十二个人一起干革命,后来在党的全会上卡斯特罗还宣读了切 · 格瓦拉的信,表示要支持他去革命。切 · 格瓦拉离开古巴后先去了非洲的刚果(金),在那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古巴这一套革命游击战术完全不适合刚果现状,而且他那套革命理想在刚果也不太被支持,他觉得没什么意思,就琢磨换个地方去革命。看来看去这个世界到底还有哪儿能去革命呢?后来他发现了拉美国家玻利维亚,当年的拉美始终处在要么是右派集权、军人专制的政府,要么就是左派来回摆动的状态,所以拉美地区是一块悲怆的大地。大家如果有机会去看加西亚 ·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可以看到拉美国家当年的状况:拉美各个国家都有左派、右派,哥伦比亚也有。

          切 · 格瓦拉去了玻利维亚,到玻利维亚以后,他也没得到当地党和游击队多少支持。他始终带着自己的一些信徒,这些信徒来自拉美各个国家,其中还包括一个华人,这个华人来自秘鲁,当年秘鲁有很多亚裔,这个华人一直追随着切 · 格瓦拉。切 · 格瓦拉到了玻利维亚以后,其实革命一直没有真的开展起来,他没有发动起当地的群众,始终都是这些信徒、追随者跟着他干。最后他成为一个布道者,带着自己的信徒到处走。在玻利维亚的时候,美国的 CIA 一直在追踪他。本来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并没有插手玻利维亚的革命,因为美国人觉得玻利维亚这个国家既没有石油,又没有资源,什么也没有,根本就没将其放在眼里。后来听说切 · 格瓦拉去了玻利维亚, CIA 立刻警觉起来,于是也派人到了玻利维亚。玻利维亚的政府军本身非常腐败,极不善战,所以切 · 格瓦拉在那里其实很安全,但 CIA 一到那儿以后,美国特种部队和玻利维亚两个陆军师合成的突击营就开始专门追踪切 · 格瓦拉。最后在切 · 格瓦拉的队伍中出了一个叛徒,这个叛徒把他出卖了,切 · 格瓦拉被捕了。

          据说当时美国人想把切 · 格瓦拉弄到巴拿马,也就是美国的属地去审判,让全世界看看我美国抓住了切 · 格瓦拉,这太厉害了。但玻利维亚政府坚决不干,因为玻利维亚太怕切 · 格瓦拉了,说万一这人跑了,或者到哪儿去再做一场演讲什么的,这可受不了,于是直接把他在玻利维亚处决了,并向媒体短暂展示遗体,当时这可是世界性的大新闻。 

          20 世纪 60 年代末正是摇滚最兴盛的时候,切 · 格瓦拉被捕以后,传出了各种各样的豪言壮语,这些豪言壮语极大地激励了全世界的摇滚青年和左派青年,所以才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他作为一个追求理想、追求信仰、反主流的最大的偶像,至今也无人超越,但实际上他有些被神化了。大家认真看切 · 格瓦拉的历史,并不全是正面的东西,一个人总是有两面的,我们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就认为任何东西都有其两面性,切 · 格瓦拉当然也是,你说他到底是一个热血的革命家还是一个冷血的屠夫呢?你要说他是个屠夫也没有问题,因为革命必然伴随着很多暴力,在战斗中必然会有杀戮。

          在古巴革命成功以后,切 · 格瓦拉第一个被委任的职务并不是外交官,而是去做当时最大的监狱的检察长,这个监狱就是关押政治犯的。在掌管这个监狱时,切 · 格瓦拉几乎不执行任何审判的程序,基本就是屠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把这些犯人全杀了。据考证,当时光妇女就杀了几百人,而且那些妇女真的是特别无辜的,其中还包括孕妇。切 · 格瓦拉以看杀人为乐,他自己的办公室建在监狱的二楼,他要求别人把他办公室外面的墙打掉,这样可以直接看到外面行刑的地方。从这方面看他就是一个冷血的屠夫。

          所以你说他到底是一个热血的革命家呢,还是一个冷血的屠夫呢?我觉得在需要革命的年代、需要偶像的年代可以捧出这样的一个偶像,但是到今天,当全世界人民走向和平,全世界人民反对任何反人类的罪行的时候,我觉得一个屠夫不应该再被歌颂。

^_^ 讲东讲西讲东西………

传说中的爱多拉都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做黄金梦。一想起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宝藏,就好像见到黄金闪闪发光似的。据说中古时代流经非洲普勒斯特.约翰王国的河里,黄金俯拾即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谈到在一所大如城市、饰满黄金的宫殿里晋谒元世祖。黄金的屋顶在宽阔如海的河流旁闪闪生辉;古代的西方人认为黄金国就是日本和中国。

          但在这一类的传说中,最使人向往的宝藏传说并不是来自亚洲,而是来自新大陆,那就是“爱多拉都”黄金国。许多人为了寻找那些金光灿烂的宝物,把财产、名誉,甚至性命也丢了,到头来却一无所获,因为他们在追寻虚无的东西。那个黄金国不仅是一个传闻,而且还是对一个传闻的误解。

          第一个房间长7米宽6米,印加皇帝遵守诺言,用金器堆叠到他举手所及的高度。皮萨罗把金银熔了。但因自己身在敌国孤立无援,不敢释放印加皇帝。终于听从了部下的要求,把印加皇帝绞死。在秘鲁境内的寻金故事,就在惨酷而背信弃义中开始了,以后也一直离不开奸诈凶残。制作木乃伊时取出的内脏,被分别保存在4个壶内,这些壶饰有神灵和死者的脸。

西班牙人找到的黄金越多,也越相信只要穿过嚣蚕丛鸟道,渡过蛮荒河流,攀过崇山峻岭,必定还有更大的宝藏。他们一心想找到那个遍地黄金如卵石的地方。他们俘虏的印第安人,更是或南、或北、或东、或西乱指一通,告诉他们只须再向前少许,便能发现他们梦寐以求的宝藏,这更增加了他们更多的幻想。

          这些故事在轻信传说的探险队之间辗转传述,添枝加叶就在所难免。有些更是无中生有的诳言。一个倒运的西班牙探险队,全队人员中,只有一个名叫胡安.马丁.德.阿武哈的队员生还。他说出怎样被囚禁在印加的秘密首都里,随后印加人又怎样赠他大量黄金把他释放。但不幸在归途中把黄金遗失了。

1535年,远征印加的老手、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城的创建人塞瓦斯蒂安.德.贝拉卡萨遇到一个印第安人,那人对他说,远方某部落的国王,在一个山地圣湖浴水前,先用金粉撒遍全身。他听到这故事后,替这位国王编造了一个名字,几个世纪以来这个名字一直印在冒险家的脑海里。他称这位神秘国王为“多拉都”——黄金国。

^_^学海无涯…………………

哪一种昆虫有时被称作“邪恶的掠夺者”?

螳螂是一种大型的食肉昆虫,生活在地球上的温暖地区。这些食肉昆虫 —— 有时被称为“邪恶的掠夺者”——是少数能把头转过来从肩膀往后看,因此捕食十分高效的昆虫之一。螳螂在觅食的时候,会伪装成一种谦卑的姿态,仿佛屈下前肢在祈祷。它们的前肢迅速从身体伸出,抓捕猎物。螳螂几乎总是在猎物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享用,常常先吃掉它们的脖子,让它们尽快停止挣扎。各种各样的昆虫 —— 其他螳螂、甲虫、蝴蝶、蟋蟀、蚱蜢 —— 和蜘蛛都是螳螂的美味。它们也吃一些小树蛙、蜥蜴、老鼠、蜂鸟和其他筑巢的鸟儿。因为螳螂能减少破坏农场的害虫的数量,所以它们对农业工作者来说十分有用。

昆虫和蜘蛛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把蜘蛛也看作一种昆虫,但实际上,它们属于一个单独的类别。蜘蛛是蛛形类动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的还包括螨虫、扁虱和蝎子。蛛形类动物和节肢动物是近亲,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特征,但区别就在于蜘蛛没有触角。此外,蜘蛛有八条腿(昆虫有六条),身体分为两个部分(昆虫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

^_^ 脑筋急转弯………………

什么东西最爱挖地道?

上题答案:

大明是一所体育学校里拳击班的学生。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