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降临莫斯科

         1981 年 11 月 16 日晚上 8 点多钟,苏联莫斯科市区东部的依兹玛伊公园的无线电工程师蔡伊特斯基和好些路人,看见一架发光的圆形 UFO 从公园的树丛后面突然升起,飞行于夜空之中。

           蔡伊特斯基等人听见树丛后面有妇女在狂喊:“魔鬼降临了!”妇人指着雪地上一个完整的圆形的痕迹,说:“有一架飞碟降落在这里,飞碟门一开,走下来一个怪物。它的头像是倒置的漏斗,两眼又大又圆,毫无表情,它的手只有四个指头。身体有四肢,像男子的身材,好像没穿衣服或者只穿紧身衣服。”怪人听见妇人的呼叫,立即返回飞碟内,旋即腾空而去。 UFO 登陆莫斯科并非第一次。 

          1981 年 4 月初的一天夜里,天还没有亮,大约 4 点多钟,住在一幢政府公寓的几个高级工程师、苏联国防部的官员和一位医生,早起准备上班,在他们各自的房间和浴室里都看见天空列队飞行的四架发光的飞碟。莫斯科大学物理教授齐高率领 20 位科学家调查了这一报告。他说上述目击证人都有身份地位,也非常可靠,并非捏造。证人述说四架飞碟都有透明的塔形驾驶舱,可以看见里面驾驶员的肩部以上,四个驾驶都是类人形状,头戴透明的太空盔,面部严肃。飞碟低飞掠过窗外,毫无声音。每架飞碟都向地面射出一道绿色的光/。 

         1981 年 8 月 23 日晚上,莫斯科的退休医生博加特列夫,因失眠起来到厨房喝牛奶,突然看见窗外出现一个奇怪形状的像面团一般的发光的飞碟,浮悬在距他寓所仅约 30 米的空中。医生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更吃惊了,那飞碟好像有眼睛一样地对他注视。突然, UFO 向他射出一道闪电般的光芒,将窗户烧了一个直径约 8 厘米的洞。玻璃圆片掉在地上,洞口十分光滑。那天夜里,莫斯科有 60 多家的窗户被神奇的力量射熔了三个约 8 厘米的圆洞。博加特列夫是惟一目击飞碟如何袭击窗户玻璃的证人。太空物理学家艾沙沙博士带领一批科学家调查后向当局报告:“当夜至少有 17 架飞碟袭击莫斯科。”艾沙沙博士访问了很多证人,各人叙述如下:当夜 7 点 12 分,首批飞碟出现在莫斯科的上空 —— 是两架雪茄状太空船,长达数千英尺,停在约十英里的高空,两船并排, 20 分钟后飞向北方。 9 点 20 分,许多人看见一架大小如半个月亮、白色发光的圆形飞碟。著名的苏联太空学家史尼博士也报告说:“当夜他看见一个飞碟,飞行速度估计每秒 50 英里。不久,他又看见第二架飞碟,状如巨鲸,喷射出蓝色光芒,在上空盘旋了很久时间。玻璃被烧熔的情况,恰似 1977 年 9 月在彼得市发生的一样。”苏联的专家们研究不出到底是什么力量能使窗户玻璃的分子结构完全改变。艾沙沙博士说:“专家们都无法解释,这是一件不解的飞碟神秘事件。国营玻璃公司的专家们无法复制跟飞碟射熔的玻璃片一模一样的物品。”大批飞碟光临莫斯科,引起了政府的忧虑和科学家的关注,可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这些飞碟是什么,来自何方,怎么对付 …… 

         1980 年 6 月 15 日午夜时分,飞碟出现在莫斯科上空时被一位科学家拍摄了下来。对于这次飞碟的出现,齐高博士在调查报告中说:“前后达 40 分钟之久,最后向东方飞去。至少有数千市民目击。飞碟的形状像球,直径约 300 英尺,后面托着一条很长的光芒尾巴。它还多次吐出较小的分子飞船,分散在空中。”苏联军官卡雅坚中校在书面报告中说:“从寓所的窗户看见大约 100 英尺的空中,出现一架小型飞碟,直径约 12 英尺,放射出浅红色光芒,飞得很慢。我想上前观察,但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阻止,像是碰在一面无形的墙壁上,被反弹了回来。”中校的邻居看得更清楚,他报告说:看见飞碟上有一个矮小的人,身着太空服,头戴太空盔,坐在透明的飞碟驾驶舱内。莫斯科国家电视公司的一位节目制作导演柯列斯夫报告说:“一架飞碟在窗外出现,向室内射出光芒,把我妻子的手臂烧灼成伤。”当夜,苏联空军的喷气战斗机紧急升空迎战,但在飞机到达之前,飞碟突然高飞失踪。苏联地球物理学家左洛托夫博士说:“月形的母船飞碟及子船群在数秒钟内东飞,一闪而逝,我空军机群追之不及。”当晚莫斯科数百万市民惶如世界末日降临,奔走呼喊。

          隔不久, 1981 年 5 月 15 日晚上,飞碟再度威胁莫斯科,再次造成首都百万人民的惊慌失措。这次,有数十万市民看见首都上空的飞碟,苏联国家安全部部长兼克格勃负责人玉里 · 安德洛普夫立刻下令调查。克格勃派了 5 名高级人员率领 5 名顶尖科学家实地勘察,访问了 25000 多名目击者和数十位科学家,调查报告列入最高机密。专案调查小组成员之一的齐高博士后来透露了部分内容。他说:“5月 15 日凌晨 1 点 27 分,一架巨大的圆球形不明飞行物体,出现在莫斯科以南 100 英里的土拉镇, l 点 30 分,该飞行物飞临莫斯科市区上空, 3 分钟内飞行了 100 多英里,可见速度极快。”苏联外太空研究主任委员艾沙沙也透露说:“这个巨大的球停留了约半小时又起飞了。飞碟一闪之间已飞临北郊,并在该处施放烟火似的光芒。”莫斯科的一位机构工程师拉颇钦报告说:“我起先看见飞碟中央爆发一阵白色强烈闪光,后来变成巨大的橙色光芒,中心仍是白光。继之像流星花般的火点射向市区地面。这回母船放下了 3 架小飞碟,然后飞走了。”“母船放出的第一架子飞船飞临克里姆林宫。第二架子飞船飞临莫斯科火车站。”艾沙沙博士也说:“第二架飞船在火车站上空浮悬了两个小时,然后飞到附近的一个湖面上几秒钟后,它沉入湖底。”艾沙沙博士认为这次的飞碟,可能是 1980 年 6 月 15 日那次来访问的飞碟,此次大概是再访。

          除莫斯科之外,苏联其它地方也出现了飞碟: 1980 年 6 月 14 日,一架苏联空军的喷气战斗机,在执行巡逻时遭遇到一架雪茄状的飞碟。空军基地的雷达也表现了它,并命令战斗机的驾驶员艾柏拉克辛前去截击或迫降。战斗机截住了飞碟,还未开火,对方先发制人,向他射击。射出的是扇形强光,喷气机的引擎立刻失灵,同时驾驶员双眼失明,盲目地操纵着飞机,滑行着陆。 1981 年 10 月 22 日,苏联空军上尉杜柏斯妥夫驾机在北极圈内的北冰洋上空巡锣,突然发现一架巨大的圆形飞碟,直径大约 274 米,正浮悬在低空,几乎贴着水面。上尉立刻电告基地,上级令他追踪飞碟。于是他向飞碟飞去,他绕着飞碟飞了半圈,飞碟立刻向他射出圆锥形的强烈光柱,飞机的引擎和所有仪器立马失灵,飞机急速下降,而那架巨大的飞行物也突然加速,无声地从飞机旁一掠而过。旋即直升高空,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条蓝色的喷气。上尉好不容易才把失灵的飞机驾回基地,向上级报告经过,地勤人员检测机件,无法查出让仪器失灵损坏的力量是什么射线。艾沙沙博士说:“北极圈苏联的领海内,在过去的 5 年里已出现过 36 次飞碟事件,其中许多报告看到飞行物体出没于北冰洋冰冻的海水之中。在日本海和苏联沿海出现的飞碟更多,在过去的 7 年里达 190 件,大多出没于海水与天空,经查证完全属实。”艾沙沙博士等科学家调查的飞碟事件中,有一件是外太空人或其机器人降落的。 

         1980 年 1 月 7 日下午,两名苏联林场管理员,在苏联与芬兰交界的山林中巡查,突然看见一架银光闪闪的球形飞行物体浮悬在积着白雪的山坡上空,它没有窗洞,没有门,也没有接缝。这两名林场管理员一个是 38 岁的艾柯,一个是 36 岁的沙维,他们熟悉山林的情况和各种景象,他们从未见到过这样的东西。正在猜疑着,圆球着陆了,从底部伸出一支圆支柱,竖立在雪地上。后来,圆柱开了门,走出一个 O.9 米高的人,全身穿着深绿色紧身衣服,闪闪发光,没戴太空盔,手戴白手套,一直到肘部。他的面部皮肤惨白可怕,鼻子很钩,耳朵竖起有尖挑,很像狼狗的耳朵,肩部很窄,两手很小,跟小孩的手差不多。这人面无表情,行动不太灵活,不像是活人,倒像是机器人,颈上挂着一架好像是单筒望远镜的东西。两个山林管理员大骇,沙维举起雪橇指着向他们走来的怪人,两个人慢慢后退,怪人突然取下挂在颈上的圆简向他们一指,射出一束强光,把两人的眼睛照盲了,两人躲闪不及,失去了知觉。等他们苏醒过来,视力恢复了,那怪人已经失踪,那巨大的金属球已经飞上高空,消失在一团红光云雾中。

          据当地医生柯索拉诊断说:“两人是被辐射所害。”两人跟医生叙述了经过,医生报告了当局,艾沙沙博士等赶来访问,认为两人讲的是实情,这一件外太空飞球与机器人的降临,确实发生在一处山林雪地,地名叫克斯坦加,位于彼得市西北百余里。前苏联对飞碟的关注远比美国要认真,因为苏联疑心那些飞碟是来袭击它的,而且更怀疑是美国放出的秘密太空侦察武器,而不是什么外太空的来客。

^_^历史话今天………………

          今天是9月13 日。在 1759 年的这一天,英国进行了七年战争,最终击败了法国军队; 1814 年的这一天,美国国歌《星条旗》诞生。

          先说 1759 年的这一天,英国最终在魁北克地区打败了法国。英法七年战争的原因我们就不多讲了,因为比较复杂。当时在整个北美,英法殖民地相互交错。如果你打开 1750 年的北美地图就会发现,法国的殖民地从东北的圣劳伦斯河流域(今加拿大魁北克省),到中部的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流域,直至南面的新奥尔良港口,连成一大片,占据着北美大陆的核心位置。而英国的殖民地则分成南北两部分,其东南一块是沿大西洋的北美十三州,其北面一块则分布在冰天雪地的哈得孙湾周围。所以英、法的殖民地就是这样互相交错分布。

          由此导致英法两国的交战地点也非常多,但是两国在魁北克的这一战,确实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对法国来说,直接影响到它内部的稳定,其专制统治也从此开始动摇,人民开始革命。而法国的战败也对英美两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什么呢?大家知道,虽然英国胜了,但是长达七年的战争使英国耗费了大量的军费,到最后英国的财力也已经难以支撑了,于是英国就开始在它的北美殖民地额外征收各种各样的税,包括茶税、印花税等。为了反抗英国的横征暴敛,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北美十三个州的人民开始揭竿而起、举兵反抗,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

          但美国人并不把这场战争称为“独立战争”,他们称之为“解放战争”,美国人认为他们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国家而去打仗,而是为了人民的自由、为了人民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利而战。如果政府要向老百姓征税,那必须得有议会的授权,但议会中最起码得有我的人说话,如果议会中连我的人都没有,那向我征税肯定不行,这样才爆发了美国的“革命战争”。美国“革命战争”的爆发与胜利其实是直接受到了法国和英国的影响。法国因为战败,也跟英国死活不对付,所以就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坚决地支持美国。

          正是在法国的支持下,美国才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不然光靠美国人民那几条破枪、那些游击队,是根本打不赢英国的。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在魁北克战役的胜利,不但直接影响了美国的“独立战争”,而且还影响到了后来在 1812 年爆发的英美战争。 1812 年的这场战争又被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不知道历史学家为什么要这么称呼这场战争,因为当时其实并不是英国不让美国独立,英美双方早已经签完协议了,美国联邦政府也已经成立了二十多年了,所以再叫“第二次独立战争”是不是不太合时宜?但不管怎么样, 1812 年战争在美国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争,美国历史上先后有三位总统都是来自于这场战争的战争英雄。 

          1812 年战争的爆发实际上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美国要把自己的领土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另一个是英国对美国一直支持法国耿耿于怀。大家看美国地图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美国在刚刚独立的时候只有十三个沿海州。而现在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包括芝加哥等,都被称为中西部地区,可是如果你在地图上看,这明明就是在美国的东边。美国从西往东一共分了四个时区,芝加哥只比纽约大概晚了一个小时,再往西再晚一小时,到加州沿海西海岸时再晚一个小时。最开始我还弄不明白,我说这芝加哥明明在东边,但为什么被称为中西部地区?其实就是因为当时美国刚刚独立时,只有东海岸的十三个州,之后就从这十三个州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后来美国一直推进到太平洋海岸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习惯性地被称为“中西部地区”。美国在向中西部地区推进的时候,已经接近了五大湖对岸的加拿大,当时英国政府就觉得很恐惧,美国越来越往外扩张,眼看都已经推进到五大湖南岸了,跨过五大湖再向北走就是加拿大,英国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严重威胁。大家再想想, 1812 年正是法国的拿破仑在欧洲称霸事业的高潮期,拿破仑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俄国。这个时候英国以及欧洲各国也都在全力以赴地跟法国的拿破仑干。由于“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支持美国,所以美国与法国的关系始终都非常好。

          在“独立战争”以后美国继续保持和法国的贸易,支持法国。这时候英国一看,我这儿都跟拿破仑打成这样了,你美国还支持法国,再加上英国恐惧美国向中西部地区的大幅推进,所以才爆发了美国 1812 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现在魁北克地区属于加拿大,但直到今天,魁北克省还是一个讲法语的地区,当然它的法语已经跟法国国内讲的法语有很大不同了。魁北克省在 1759 年就被英国攻占了,后来法国的法语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有好多词都不用了,但魁北克省现在讲的法语还保留着法国已经不用的那些单词。魁北克省还诞生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太阳马戏团,我之前正好看过一部商业片,叫《大明猩》,讲的是关于大猩猩的事情。它的英文字幕当中就出现了一个不应该有的错误,它把“太阳马戏团”的名字给写错了。太阳马戏团应该叫“Cirque du Soleil” ,这是一个法语名字,太阳马戏团是赫赫威名的老字号,很多著名的大秀都是它做的。所以当用它的名字的时候,一定要尊重魁北克人的习惯,人家用的是法语的名字。我看《大明猩》那个字幕上太阳马戏团下面写的是“The Circus of the Sun” ,这说明翻译的人其实不知道太阳马戏团是从魁北克法语区来的,这是一个法语名字。

^_^ 讲东讲西讲东西………

始祖鸟——从零起飞

          时值1870年的深秋,天气转凉,大西洋上空不时阴云密布,预示着惊涛骇浪和凄风苦雨的到来。在这种时候横渡大西洋,实非明智之举。此时,在一艘孤伶伶的船上,几位言谈举止颇为严肃的先生却有些坐立不安,他们偶尔交谈几句,更多的时候蹙眉垂首。但没有人注意他们,这种天气谁的心情都不会好。他们那么急着要去新大陆干什么?自从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那儿就成了探险家和梦想者的乐园,很多人都想到此发一笔横财。在西部挖掘出黄金之后,淘金者更是蜂拥而至。难道,这几位欧洲人也想赶这股延续已久的潮流,去圆美国梦吗?倘若有人这样问他们,很可能会受到不屑一顾的“礼遇”。因为,他们并非为钱财而来。他们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才不辞千辛万苦,到美洲来找寻宝物。但是,不要领会错了,他们的宝物不是黄金白银,也不是土地牲畜,而是就普通人而言毫无价值的化石。这些被人弃如蔽履的石头,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比生命更重要。

          经过一路的颠簸,几位科学家终于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他们重点考察了堪萨斯等地。在西堪萨斯,严冬成了最大障碍,而印第安人的敌视也时刻威胁着他们的安全。可他们仍然顽强地进行着发掘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第一件鸟类化石——黄昏鸟的一段胫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找到的。后来,探险队还在内布拉斯加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古鸟化石。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

          这时距发现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已相隔十年之久。1861年,当矿工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附近开采印板石矿时,采到了这块化石,既有骨架,又有清晰的羽毛痕迹。当年9月30日,古生物学家梅以尔把它命名为印板石始祖鸟,认为它是鸟类的祖先。这块化石立刻轰动了世界。之后,科学界对这类化石究竟是龙是鸟的问题发生了争执。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一些勇敢而执着的科学家才不惜代价,漂洋过海到美洲寻找新的证据。这才引出了上面的故事。

          对始祖鸟的认定也是经过了一番周折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报刊杂志中出现了对这一种类的不同叫法,说明观点还没有统一。在历经是是非非的争议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认为印板石始祖鸟这个名称相对还是最确切的。那么,至尊至贵的始祖鸟又是什么样的呢?且让我们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始祖鸟是一种原始鸟类。大小跟鸽子差不多,它的身体结构和外貌与现在的鸟类却大相径庭。首先,它有一条由多节尾椎组成的大尾巴,看起来颇有分量;其次,它的嘴里长满了小尖牙,是肉食爬行动物所不可或缺的;再次,尽管它的前肢已变成翅膀,可在末端仍残留着三个指爪,等等。这些都是爬行动物具有的特征,因此有人把它叫做“美丽的爬行动物”。可是,把它归为爬行类又万万不能,因为它又有许多更为进步的地方。

          最为明显的一点是有了羽毛。虽然翼龙也有翅膀,同样能在空中滑翔,但稍有破损便不能再飞行了,就像气球被针尖刺一下就会瘪一样。而始祖鸟的翅膀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羽毛,即便掉一些,或者轻微擦伤,都不会有大碍,飞起来仍然稳稳当当,这是翼龙远远不及的。不仅如此,它的羽毛已具备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这是鸟类所独有的特征,是展翅飞翔必不可少的条件。从翼龙的皮膜进化到羽毛,是飞行史上的一大创举。始祖鸟的这件“羽衣”,确实是应该载入史册的。

          羽毛的作用还不仅仅如此。有了这件外衣,始祖鸟的体温就能保持稳定,血液也随之成了恒温的。变温的爬行动物一到冬天就寸步难行,只能躲在窝里睡大觉,用睡眠来抑制饥渴,在梦中捱过漫漫严寒,等候春天的来临。在与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这显得比较消极。而始祖鸟有了羽毛的庇护,就像掌握了法宝,它不再惧怕严寒的到来。即便是大雪纷飞的日子,同样可以外出觅食,呼吸新鲜空气,欣赏银装素裹的自然景色。以鸟类为代表的温血动物在不同环境下体温都相对稳定,加强了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并且成为征服自然的前提。这是冷血的爬行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始祖鸟率先跨始祖鸟的复原模型入恒温动物的行列,又创下了一个第一。

          始祖鸟已称得上聪明了。它的脑袋足以存放指挥其瘦小躯体的东西,而像山一样的恐龙,脑量并不比始祖鸟大多少。倘若让始祖鸟与雷龙来个智力测验,黑眼珠骨碌碌转的始祖鸟肯定稳操胜券,而一脸憨相的雷龙却不知所措,输得一败涂地。不过,始祖鸟那左顾右盼的脖子并不是它自己的独家发明,在这点上,恐龙可以大大炫耀一番,因为它们才是最初的缔造者。

虽然始祖鸟的翅膀已具规模,但仍然无法长空搏击,只能在一定的高度上做短距离飞行,仅仅比现在的家禽稍微好些。而且,它的长尾巴也不利于起落和转向,使得始祖鸟的空中姿态不是太好。这也不能过分强求,毕竟它是初露羽翼。当它疲倦的时候,就停在树枝上稍事休息。原来,始祖鸟已长了四个脚趾,而且拇指和其他三趾对生,虽说看起来像瞎子带眼镜——多余的圈第一章 神秘运古起源考古大搜集圈,但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的翅膀还很稚嫩,某些时候还不得不借助这三个爪。当始祖鸟正站在树枝上高瞻远瞩时,或许是站累了,或许是因心游万仞而恍然迷糊之故,不幸滑下来,它在降落过程中使劲拍着翅膀以减慢速度,并瞅准近旁的树枝,翅膀上的三个爪/顷势抓住那救命的枝干,让身体悬挂在空中,过了一会儿,惊魂甫定,真是有惊无险。这个场面让其他动物大开眼界。

诸多迹象表明,始祖鸟是由爬行类向鸟类转化的中间环节,对它的研究,是摸清生物进化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的关键。始祖鸟像接力运动员,一手接过前辈的棒,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又把它交给后代,使生命不断更新、前进。这其中任何一个种类都不能有所懈怠,否则,时间的长河将无情地冲走一切。人类出现的时间就要大打折扣,那样的话,很可能如今纽约栉比鳞次的摩天大楼都还是原始森林,都市中潮来潮往的人流就要回复成猿猴的集会。这是不可想像的事。所以,我们还得感谢那些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努力,前仆后继,为进化付出巨大代价的古生物们。

          始祖鸟生活在距今15000万年前的晚侏罗纪,它实在是很老。江山代有才俊出,在祖先的感召下,后起之辈更加茁壮成长,令自然界的“同仁”们刮目相看。白垩纪的鸟比起始祖鸟来更趋于现代化。除了还保留有少量的牙齿外,相貌和形态已十分接近现代的鸟类。翅膀上的“历史遗迹”(残留的爪)已消失了,尾巴也不再拖拖拉拉。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用以飞翔的胸肌发达了,它们可以昂首挺胸地向世界宣称:它们已完全摆脱了爬行动物的影响,展翅向更高目标冲刺。

^_^学海无涯…………………

最早的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分别是什么?

有化石表明,大约 6 亿年以前,海洋中出现了最早的软体动物,包括一种水母和分节蠕虫。蝎子和蜘蛛等节肢动物很可能是最早征服陆地的陆生动物。它们中有许多都是在古老的岩石层中发现的,旁边通常还伴有已知最古老的脉管植物的化石。最早的陆生动物出现于 4.4 亿年前,恐龙出现于 2.5 亿年前左右。所以,恐龙在最早的陆生动物出现了 1.9 亿年以后才出现在地球上。而随着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新化石,这些数字也发生着变化。

今天死亡的动植物会变成化石吗?

会的,如果条件合适的话。许多生物死后,在阳光、水和空气的作用之下,会迅速腐烂。如果生物体没有坚硬的部位,便尤其如此。如果有的话,那些死后即被迅速掩埋的生物体最有可能变成化石,因为土壤阻止了大部分腐烂过程。由于地球的海洋、湖泊与河流中的灰尘和沉积物能迅速掩盖生物体的尸体,因此在这些地方,生物体最有可能被迅速掩埋并石化,因此,这些地方将会是未来大部分化石的埋藏地。

^_^ 脑筋急转弯………………

小丽在外面玩,她穿的衣服全湿透了,却半天都不进屋换掉湿衣服,她的妈妈在家里看见了,也不叫她进来换衣服,这是为什么?

上题答案:

冰河。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