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太阳神庙

       在马耳他岛上,人们称蒙娜亚德拉神庙为太阳神庙,它足足高出海平面48米,其整体轮廓就像一片叶子,宽约 70米。马耳他绘图员保罗 · 麦克列夫曾经仔细地测量过这座神庙,并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论:

       在夏至的日出时分,太阳光擦着神庙出口处右边的独石柱射进后面椭圆形的房间里,正好在房间左侧的一块独石柱上形成一道细长的竖直光柱。这道光柱的位置随着年代的不同而变化,在公元前 3700 年,光柱曾偏离这块独石柱而射向它后面一块石头的边缘;

        而在公元前 1 万年,这道光柱好似一束激光一样,笔直地射向后面 — 块祭坛石的中心。在 12 月 21 日的冬至日,上述情况再次出现。不过这次投射在相对的一侧,同时房间右侧后部同样设有祭坛石。

       正如上文所说,在破晓时分,太阳发出的第一道光线笔直地在出口上的两块石柱之间穿过,然后射进神庙的房间里,光线穿越门拱并照亮了房间中部巨大的祭坛石。神庙中出现这种精确的投影现象并非偶然,因为整个神庙在建筑布局上的周密性已经排除了任何偶然性的因素。神庙中的这两根独石柱可称为日历柱。它们宽度不同,右边的独石柱宽 1.33 米,左边的宽 1.20 米。右边的独石柱上投射的是冬至的太阳光柱,我们所看到的是二十世纪太阳光柱的位置,并没有射向后面石块的边缘。这样的建筑布局,也恰好为公元前 3700 年和公元前 1 万年的太阳光柱留下了足够的位置。

       太阳光柱在整个石块上扫过一遍大概需要 25800 年的时间。人们正是根据石块的宽度计算出了这一现象里所看到开始的时间:公元前 10205 年。在更早的年代里太阳光柱则射向另一侧的日历柱,由此建造神庙的人又获得了一个简明的日历。左边的日历柱比右边的一根窄 13 厘米,这正好是两束太阳光柱的宽度,假如日历柱再宽一点,太阳光柱将无法准确地射向位于后部的祭坛石的中心。不过,现在的太阳光柱没有射向祭坛石,它被左边一根较小的独石柱挡住了。

       而在公元前 3700 年,其位置相差 6.1 厘米。迄今为止,太阳光柱射向祭坛石中心这一现象只出现过一日,太阳光柱正好扫上右侧独石柱的边缘;同年夏至日,太阳光柱落在左侧独石柱后面的祭坛石中心。根据两侧独石柱的不同宽度,我们便可以推算出太阳神庙的建成日期,即公元前 10205 年,离现在已经整整 1.2 万年了。

        按常理, 1.2 万年前的人们不可能懂得这么高深的天文学知识,这里所有的历法的契合,可能只是一个巧合。毫无疑问,这些古迹是人类留下的杰作,但是从其中的设置看,又不是那时人类的能力所能创造出来的。人们猜测,所有这些都只是一个巧合罢了。

^_^ 历史话今天……

今天是5 月20 日。 1941 年的这一天,德国入侵克里特岛,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降兵战役爆发。 1506 年的今天,哥伦布去世。 

       1941 年的今天,德国入侵克里特岛。克里特岛原来是希腊下辖的一个岛,只是一个可以在地中海地区骚扰一下英国运输航线的小岛,本身战略意义并不大。但克里特岛战役是载入人类战争史的一次重要国首次大规模地动用了空降部队,从此以后现代战争就多了一个重要的兵种 —— 空降兵。

       大岛屿攻防战一直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复杂的一种战争形态,因为岛屿攻防涉及潮汐、海滩地形等各方面的因素。海军经常会说“舰队对要塞是赢不了的”,在海岛攻防战中相对来说防御比较容易,而进攻者必须得从海上迎面攻上来。

        自从克里特岛战役以后,大规模的空降兵开始应用在海岛进攻中,此后岛屿攻防战就变成了立体战,进攻的部队不光可以从海上上来,也可以从天上空降下来。从此以后,海岛的进攻变得相对容易,防御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空降兵的加入使防御变成全境防御,矛尖锐了,但盾一下子变弱了。那时在太平洋地区,日本海军占优势,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军舰比地中海的军舰要先进。

        在地中海地区,意大利海军实力超过英国。英国在地中海的舰队都是一战时期的老舰,而英国的主力舰队在大西洋,主要用于防备德国在大西洋的海军。其实,意大利的海军、陆军、空军总体上来说战斗力都很差,之前微博上传一架意大利的战斗机,像萝卜在空中飞,大家都嘲笑说意大利空军就这水平。意大利陆军就不用说了,每次打仗喝着酒、唱着歌就投降了。

        相比之下,意大利海军还算是三军里最强的,军舰也新,而且军舰也大,炮火也很猛烈,但是它不敢出海跟英国海军对垒,因为意大利不尚武也不善战,不是那种长期统一的有民族荣誉感的国家。英国曾经发动过一次奇袭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的战役,每当与有这种传统的皇家海军对垒的时候,它首先就认输了。

        所以整个二战期间,地中海地区就没有爆发过几次意大利海军跟英国海军或法国海军之间的对抗。克里特岛战役爆发时,德国海军并不强大,那时德国纳粹上台其实没有几年,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陆军、空军的军备生产比较容易,而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可没那么简单,海军需要多年时间慢慢培养。但是又要打下克里特岛,最后就决定用空降兵。

        那时德国的空降兵已经秘密地训练了很久,空降兵是从陆军中挑出来的最精锐的官兵,因为空降兵不光要打仗,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要求也都非常高。尤其是要求每个空降兵都要非常勇敢,因为空降兵不是大家捆着一块儿从飞机上跳下来,空降兵得一个一个从空中跳下,下来以后还经常被风吹得到处都是,有落在敌后的,有落在敌人战线上的,有落在敌人堡垒顶上的。

        所以要求每个空降兵都要有很高的战斗素质,在空中就有可能和敌人开战,跳下来以后还得一边打一边集合。空降兵的军官们也要求有非常强的领导能力,能集合多少人就集合多少人去打,所以各国空降兵都是最精锐的部队,其次才是海军陆战队。

       德国空降兵当然也是德国最精锐的部队。空降兵有一个大弱点,就是一般都没有重武器,所以面对重兵防御的堡垒时非常困难。一般情况下空降兵都是先降落在敌后骚扰,烧烧粮草,搞搞突袭,然后配合正面的军队进攻。这是空降兵到今天为止最主要的战术,如果正面没有重装甲部队的接应,纯粹用空降兵去打,那是非常困难的。

       克里特岛战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最后德军成功占领了克里特岛,但是德国空降兵在这场战役中的损失也极为惨重。为了攻占这一小岛,德军伤亡人数高达六千,仅有的伞兵师遭到重创。相比之下,德军在攻占南斯拉夫和希腊的所有陆上领土时,只付出了伤亡五千人的代价。所以从此以后德国再也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空降兵的战役。

       到二战末期,德国的制空权也丧失了,天空上飞的都是美、英的战斗机,最后这支精锐的德国空降兵部队就被当作陆军使用了。在意大利战场上,这支德国的空降兵部队确实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曾经挡住了整个英美大军在南线的进攻,而且坚持了很久,但是再也没有成为空中的雄鹰。

       空降兵在二战的时候第一次做到了大规模尝试运用,但是真正取得的战果不是特别明显,空降兵在诺曼底登陆中曾取得过一次比较大的胜利。诺曼底登陆时大规模地采用了空降兵,美国两个师、英国一个师的空降兵都空投到敌后,帮助主力部队在海滩登陆。但那时空降兵实际上是空降到浅近的敌后,并不是非常深远,只要登陆部队一上来,大家就能互相打枪,相互开炮彼此都能听见。于是空降兵部队成功地在敌后跟主力的登陆部队会师了。

       诺曼底登陆以后,北线的蒙哥马利指挥的陆军又发动了人类历史上一次超大规模的空降战役,叫市场花园战役(又叫阿纳姆战役),规模甚至超过诺曼底登陆。市场花园战役几乎集中了盟军所有的空降兵,包括美国的第八十二师、第一 ○ 一空降师、英国的第一空降师以及波兰的一个伞兵旅。著名的美剧《兄弟连》讲的就是一 ○ 一空降师的故事,其中有一段著名的台词。在阿登森林战役中,那是德国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战,空降兵当时向包围圈里走,而陆军是往反方向走。陆军跟空降兵的弟兄们说:“你们往那里走干吗?你们到那里就会被包围的。”这些空降兵答道:“我们是空降兵,生来就是要被包围的。”如果是在敌前作战,陆军就可以了,而空降兵一定要空降在敌后,一定会被包围。我看到过德国空降兵司令对阿纳姆战役的回忆,感慨万千。

       当时德国空降兵已经被当作陆军使用,去防御英美的装甲部队。有一天他们趴在战壕里,天上五千架运输机、滑翔机遮天蔽日地从他们的头顶上飞了过去。德国空降兵司令看着满天的飞机,长叹一声说:“如果有一天我能统率这样的大军去打空降战役该多么幸福啊!”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作为一个空降兵的将军,打一场这样的空降兵战役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刻。市场花园战役基本上也是以盟军失败告终,因为盟军事先没有料到,就在空降地点附近驻扎着两个强大的德军坦克师。只有轻武器的空降兵当然挡不住坦克、大炮的进攻,所以在这次战役中,盟军空降兵的损失也极为惨重。

        战后,美国和苏联在各种各样先进的战术思想的指导下,开始研制大型的运输机。因为之前空降兵都没有办法使用重武器,飞机一般也就是一两吨、两三吨的载重,最大的载重也就是三四吨,一架飞机装载上几十个人,没办法再装载坦克、大炮什么的重武器。于是战后各国就开始了大型运输机的研制,美国率先于 20 世纪 50 年代研制出使用喷气式发动机的 B-52 战略轰炸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为 221 吨,最大载重量为 27 吨。

       到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又研制出 C-5A 银河式运输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 380 吨,最大有效载重量为 118 吨。苏联也不甘落后,于 20 世纪 80 年代研制出安东诺夫 -225 超大型运输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高达 600 吨,最大有效载重量竟高达 300 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

       再加上降落时采用的火箭减震技术等各种先进技术,以及专门为空降兵研制的坦克、炮等装备的普遍应用,现代战争中的空降兵已经不再是当年只能拿着冲锋枪下来的空降兵,能空投坦克、大炮等重武器和大量的弹药给养,所以今天的空降兵是一支能攻善守的部队。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军最常备的精锐部队都是空降兵,苏联的几个空降师都是随时能投入战斗的部队,美国的八十二空降师跟一 ○ 一空降师也是随时待命,随时可以投入第一线战斗,这些空降兵都是快速反应部队。所以今天的空降兵已经成长为一支重要的战略部队,不再是一支简单的战术部队。我国也有自己的空降兵,我军的第十五军就是一支空降部队,这个番号已经解禁了。我们不但有自己精锐的空降兵十五军,还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大型运输机运 -20 已经开始执行飞行任务。未来世界上不太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如果发生局部冲突,在都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第一个投入战场的就是空降兵。

^_^ 讲东讲西讲东西……

这是《荷马史诗》“木马屠城计”中的木马。

        那是1829年的圣诞之夜,7岁的谢里曼得到了父亲送给他的一份特殊的圣诞礼物——一本图文并茂的《伊利亚特》通俗读物。书中那神奇曲折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年幼的谢里曼。他发誓要找到那神秘的“伊利亚特”——特洛伊城。

        由于家境贫寒,谢里曼从小就中断了学业。他25岁时开始了商业活动,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冒险精神,不到十年,便成了一名拥有百万家产的富翁。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孩提时的梦想,在经商的同时,自学了希腊文、拉丁文、古典文学和考古学知识。36岁那年,谢里曼毅然停止了商业活动,开始寻找特洛伊城遗址,他曾对朋友说;“我在特洛伊发掘上如能获得成功,与我一生中那些最幸运的经商相比,将1000倍地令我感到高兴。”当谢里曼为寻找特洛伊城而将近破产之时,幸运之神降临在这位执着的学者身上。

        1870年,位于土耳其的希沙立克山丘的特洛伊古城墙遗址出现在了谢里曼面前,这就是斯巴达人用“木马计”攻陷的特洛伊城,那大火焚烧的痕迹依稀可见,分明是向人们无声地叙述着3000前这里发生的一切。

       特洛伊城遗址的发现大大鼓舞了已经很贫困的谢里曼,他继续寻找着更大的奇迹,时隔3年后,他又意外地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一顶由一万六千块金片、金箔缀连而成的、玲珑剔透的王后之冠。谢里曼手捧金冠,激动地大声嚷道:“这说不定是美丽的海伦皇后当年戴的那顶金冠!”谢里曼还发现了和《荷马史诗》记载中相符的金酒杯。《荷马史诗》中记载:涅斯托尔王在招待特洛伊战争中受伤的勇士时,描写他手中举着的酒杯是这样的:杯的提耳一共有四只,每个提耳上面站着一双黄金鸽子,好像正在啄饮;提耳下面有两条长柄支持。而谢里曼在遗址中发现的鸽子杯就是一种双把手高脚杯。两个把手上端装饰着两只黄金鸽子。激动不已的谢里曼当时就命名这杯子为“涅斯托尔王杯”。

        金冠是否是海伦皇后的?海伦是否确有其人?黄金鸽子杯是否是涅斯托尔王的?涅斯托尔王是否确有其人?这些都无从证明,但谢里曼的发现,至少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荷马史诗》和它的作者荷马。

^_^ 脑筋急转弯……

停电了为什么还可以看电视?

上题答案:把门推开不就行了。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