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奇特景色

        我们身边的景色大都非常平常,它们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工建造的。不过,当你换个角度看这些平常的风景,也许会发现其中隐藏着的奇特,因为巧合能让风景这边独好。

       北京的奇妙格局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朝的皇城,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说在修建时是严格地遵循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的。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还是一种巧合,近年来,人们运用遥感技术从高空拍摄北京城的图像惊奇地发现,北京城区横卧着两条从南向北、横贯全城、结伴而行的“巨龙”,还盘坐着一位“巨人”。

       这两条“巨龙”,一条是水龙,一条是陆龙。这两条“巨龙”结伴抱山环水,非常雄伟壮观。水龙由北京古城的一部分水系组成。“龙头”是半圆形的南海,“龙眼”是湖心岛,“龙身”是弯曲延伸的中南海与北海,“龙尾”是位于西北方向的什刹海。陆龙由北京古城的部分古建筑组成,俯卧在北京古城的中轴线上。“龙眼”是太庙和社稷址,“龙鼻”一直从天安门延伸到午门,“龙嘴”是天安门,正阳门就好似一颗“龙珠”,“颌虬”是金水桥,“龙须”是长长的东、西长安街,“龙身”是故宫,“龙爪”是四座角楼,“龙尾”则由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

       这些位于北京古城中轴线上的古建筑,明显地呈现出一派巨龙护珠的阵势。水陆双龙的紧密契合,形成了令人感慨万千甚至惊叹叫绝的壮观景象。有人认为,双龙的紧密契合可能是设计者精心设计的结果,它们只是华夏民族传统的皇权至上和龙凤崇拜观念的又一个反映。

       但是,这个建筑群这么庞大,双龙格局是在建筑群修建之前就已经规划好的吗?“巨人”盘坐在景山公园里。景山公园位于故宫之北,原本是皇家御苑,它的整个园林图看上去就像一位巨人。 

       1978 年 2 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者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在故宫以北出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镜框。在观察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底片时,发现一位闭目盘腿打坐的老人,经过仔细辨认,发现“老人”是景山公园内部的建筑和古树,“镜框”则是景山公园的围墙。 1983 年,北京进行了全城拍摄,结果表明景山公园的园林图像确实像一位盘腿端坐的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异的现象?目前我们还无法知道。我们就姑且把它看作一个巧合吧,并期待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和解释。

^_^ 历史话今天……

今天是5 月16 日。今天是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的忌日,也是国民党名将张灵甫阵亡的日子。今天还是大帅哥皮尔斯 · 布鲁斯南的生日,生日快乐!

       1940 年 5 月 16 日,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广大民众最熟悉的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将领就是张自忠将军,北京有张自忠路,上海也有自忠路,大家为什么这样纪念张自忠将军呢?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中华民族存亡之战,当时国共双方以及各地方派系都团结在一起保家卫国。张自忠将军是抗战中牺牲的军阶最高的将领,也是职务最高的将领。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将级别的将领除张自忠外还有其他几位,但那几位都是军长,而张自忠当时是集团军总司令,牺牲后被追授二级上将。中、日两军以及全中国人民都对张自忠将军怀有极高的敬意。他牺牲以后,日军将其掩埋,并在墓碑上刻下“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灵柩运回重庆时,蒋介石亲率整个国民政府的高官及将领,在朝天门码头迎接并举行公祭。

       张自忠将军不是中央军的将领,而是西北军的嫡系,也就是传统所说的杂牌军。当时中国有几个大的军阀系列,蒋介石下面的中央军主要都是黄埔(军校)学生。其他比较强的就是冯玉祥下面的西北军,西北军又分为嫡系部队以及杂牌军。西北军的杂牌军包括杨虎城、庞炳勋、孙殿英等的部队。西北军的嫡系部队包括五虎上将、十三太保,韩复榘、石友三、孙良诚、吉鸿昌、冯治安、刘汝明、张自忠等,都是冯玉祥当营长的时候,从河北霸县以及周围几个县招来的兵。西北军是历史的称谓,他们自称为“冯家军”或者“冯军”。冯玉祥就是他们的老板,就是他们的一切。我听说,这些兵从进冯家军开始见到冯就要下跪,到后来他们当了师长、军长,冯打电话过来还都要跪着接电话,完全是一支旧中国的家族军队、封建军队。

       1924 年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功后,将部队改组为国民军,开始倾向革命,结果遭到直奉两大军阀势力的联合进攻。四面受敌的国民军不得不放弃京津退守南口。值此危急时刻,冯玉祥自己跑去苏联。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国民军凭着对冯的忠诚,在南口与吴佩孚主力展开激战。南口大战失利后,国民军不得不撤往地处西北的绥远五原。国民军因此被人称作西北军。后来参加誓师北伐的部队有两个,一个是在广州誓师的北伐军,另外一个就是在绥远五原誓师的北伐军,其实就是西北军。

        南口战役失利后,十三太保中的头两位,也是西北军当时最主要的将领 —— 韩复榘和石友三在撤往五原的路上叛变。当时韩复榘、石友三率部队经过大同时,阎锡山对他们说:“五原那么一个小县城,哪能养得活你们十几个师的西北军,在五原你们肯定都得饿死、冻死,还不如留到这儿跟我干,我不会亏待了你们。”于是这两位叛变了。后来西北军其他各师过大同的时候,韩复榘和石友三还替阎锡山去游说西北军,劝说他们也留在大同,归顺阎锡山。

        但是这些人都铁骨铮铮地说:“我们生是冯家人,死是冯家鬼,绝不投降。”张自忠也是这些铁骨将领中的一位,坚决不投降。后来西北军全军退到五原,一直等到冯玉祥回来,开始了五原誓师北伐,先进兵西安,最后一直打到北京。后来在 1930 年的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西北军彻底分崩离析。中原大战的双方当时其实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那边差不多一百万大军,蒋介石这边六十万大军,但是比较精锐。而在中原大战中,张学良拥兵东北,最开始是坐山观虎斗,后来两边都去游说张学良争取获得他的支持,因为当时张学良支持谁,谁基本上就能赢。

        最后张学良决定支持中央,也就是支持蒋介石,一个电话就导致西北军彻底分崩离析,西北军中孙连仲等人率领全军投降了蒋介石,吉鸿昌等人自己离开西北军投降了蒋介石。当时西北军中最忠于冯玉祥的,或者说最不愿意投降蒋介石的,是宋哲元。宋哲元是五虎上将之一,带领部队一直退到黄河以北,后来他发表通电,说我们只接受张学良改编,绝不向蒋介石投降。意思是如果张学良愿意改编我们,那我们就接受改编,变成东北军下面的被改编的部队,否则我们就战斗到底。

       这群退到黄河以北不愿向蒋介石投降的西北军人中除了宋哲元,还有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等西北军将领,最后都跟着宋哲元归了张学良。张学良当时很抠门,十万西北军被改编成一个军,只给三个师的军饷。这也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军,有十万人之多,超过正常军的好几倍。这个军就是后来的二十九军,驻防在北平,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牺牲。虽然当时张学良给西北军的军饷很低,但当时西北军将领为了留下这个血脉,全体军官主动降低自己的工资,就靠一万人的军饷养活十万人的大军。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二十九军在漫长的抗战期间创造了辉煌战绩。著名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的就是二十九军参加著名的长城抗战的故事。

       长城抗战时二十九军的军长是宋哲元,实际上二十九军这个番号在抗日刚一开始就不存在了,因为这个军太大了,平时就被缩编成三个师。三位师长分别是冯治安、刘汝明和张自忠,长城抗战的时候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已经名扬天下。到后来“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时候开始抗战,二十九军这支十万人的大军又被改编成三个军,就是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冯治安的七十七军,以及刘汝明的六十八军。张自忠的五十九军是西北军中最骁勇善战、最铁骨铮铮的一支部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台儿庄战役的第一阶段,张自忠将军因战胜日军而名扬天下,但在这之前张自忠将军也确实受了很多委屈。抗日战争时期的平津一带非常混乱,有要打的、有要降的、有要和的、有要谈的,张自忠当时作为北平市市长也只能周旋其中,曾被国人误解为汉奸、卖国贼。张自忠是个铁骨铮铮的将领,这些误解导致他日后采用半自杀式的牺牲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在台儿庄战役中,张自忠一战名扬天下,洗刷了自己的耻辱,全国人民奉他为抗战英雄,张自忠将军晋升为集团军总司令。在后来和日军的随枣战役中,其实张自忠将军完全不必牺牲自己的生命。我觉得他当时就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要和日军决斗,他觉得一个军人曾经被侮辱过,被全国人民误解过,这永远是他内心最深的痛,所以一直就想用死,也就是用成仁来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当时他只率领了一支两个团的小部队,过河去阻击日军,他身边所有人都劝他不要亲自指挥,其实到最后他还有机会撤退。可张自忠不但亲自参战,而且一步不退,坚决跟日军拼了。最后张自忠率领的这支小部队和日军一直打到白刃战,他身边的参谋都被打死了,张自忠自己也中了枪,但他还是继续高呼战斗口号,直到牺牲在日军的枪下。张自忠将军用壮烈牺牲成全了自己,用成仁洗刷了自己曾经遭受的耻辱和误解,临终前他说:“我对国家、对长官问心无愧。”张自忠是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纪念张将军!

       国民党名将张灵甫当年的名声很大,曾频频出现在各种有关解放战争的作品中,当年有个著名的电影叫《红日》,讲的就是击毙张灵甫。张灵甫统率的部队叫七十四军,当时叫七十四师。那是国民党为了蒙蔽全国人民,也是给全世界看:抗战之后我们裁军了,我们要让军队更精锐化,于是打着裁军的旗号,取消了军的番号,所有的军都叫整编师。所以当时的国民党部队没有军的番号,都叫整编师。

       七十四师是个整编师,其实就是七十四军。后来国民党撕下伪善面具,在国共内战的时候又叫军了。当时所谓的七十四师就是这样一个情况,这里就直接称它为七十四军。国民党军当时有五大主力,包括新一军、新六军、七十四军、十八军和第五军,七十四军号称五大主力中最精锐的一支,又称为御林军。这五大主力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

       解放战争初期,七十四军一直战斗在华东战场,跟华东野战军(后来改为三野)打过多场硬仗。华野在和七十四军的较量中吃过两次大亏,所以对七十四军怀着极大的仇恨。张灵甫是蒋介石最重要的悍将之一,他原来是北大历史系学生,当时国共两军中除了孙立人之外,应该就数张灵甫学历最高了。张灵甫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投笔从戎上了黄埔军校。张灵甫骨子里是非常暴烈的军人性格,当年他曾因怀疑自己的老婆有外遇而枪杀了她,因此他受到了军事法庭审判,被关进监狱。

       但由于正值抗战时期,国民党也急于用人,他又是一员悍将,所以就从监狱中把他放了出来。当时他的同学们都已经当上师长了,而他只能从团长开始干起。团长和师长就不一样了,师长可以电话指挥,而团长得亲自扛着枪冲锋陷阵,张灵甫就曾在抗战前线负过重伤。解放战争时期,张灵甫指挥的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最精锐的七十四军,也就是整编七十四师,有三万两千多人,全副美械装备,号称国民党最精锐的五大主力部队之首。

        这支部队在孟良崮战役中再次遭遇华东野战军,结果被我英勇的华东野战军彻底歼灭。这场战役中,华野采用的战术叫“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集中五倍于敌的兵力围而歼之;而国民党采用的战术叫“中心开花”,就是因为他们非常相信七十四军的战斗力,坚信七十四军能守住,采用了由周围的大批国民党军反包围华野的战术。孟良崮战役并不像后来的三大战役,这是一场非常紧张、激烈的战役,如果当时华东野战军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歼灭七十四军,整个国民党外线部队就会包围过来。那时我们还没有像后来三大战役那样,有跟大批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能力,所以当时华野采用的策略是“黑虎掏心”,要“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歼灭七十四军后华野就要全面撤退。在那种情况下,华野上下爆发出最强大的战斗力,居然在两天内歼灭了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最精锐的七十四军。

       这次战斗中,七十四军全军覆灭,张灵甫也阵亡了。蒋介石因为张灵甫的阵亡也曾痛哭流涕,因为张灵甫的确是国民党的一员悍将。对于张灵甫的阵亡,国民党方面说是张灵甫向蒋介石发出诀别电报后,砸烂电台,让卫兵向他以及副师长、参谋长开枪,声称他坐着中了一枪。我方说张灵甫是在山洞中顽抗被击毙;还有一种说法是张灵甫被俘后,由于我军牺牲了很多战士,对七十四军怀有刻骨仇恨,因此我军战士将他击毙了。究竟哪个是事实,现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七十四军的覆灭、张灵甫的阵亡是整个华东战场上的重大转折点,也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第一次歼灭国民党最精锐的主力。

^_^ 讲东讲西讲东西……

       继续昨天的话题:介绍令人惊叹的玛雅文明,玛雅人很早就开始了贸易活动。他们经常到相当远的地方去获取原材料和成品。他们建立了一个广泛的贸易网络。 

      16 世纪时其贸易范围向北达到墨西哥中央地区,向南到达巴拿马。玛雅虽然是一个农业社会,但它活跃的商业贸易活动促进了玛雅文明的发展。农业和商业活动的相互配合支持,是玛雅文明发展的两大支柱。在奥尔美加文明的影响下,于中美洲前古典期就已形成了一个贸易圈,这个贸易圈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政治合作,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玛雅对外贸易及各邦之间各种交流的发展。

       至古典期已定位于中央低地一带,并使玛雅城邦在这一带发展起来。生活、生产所需的各种物品,多是从东西向的这条商道而来。较大宗的商品有燧石、黑曜石、香权地脂、染料、烟草等,陶器、纺织品、磨具、盐、糖、蜂蜜等因具有地方特色而成为远销异域的抢手货,它们或由墨西哥运到玛雅,或由玛雅运到墨西哥和巴拿马。

       到了古典后期,有了金属器的交易后,又从巴拿马、墨西哥两边同时向玛雅输入。在古典时期,奴隶是玛雅的又一种特殊商品。长途贸易主要是奇珍异宝的交易,如只产于玛雅东边的翡翠碧玉,它从奥尔美加时期开始就是中美洲各地最受欢迎的宝物;产于玛雅山区的奎特查尔凤鸟羽毛,不仅被玛雅人当做天地奇珍,而且在墨西哥各地的价值都很高,由于这种鸟在玛雅古典时期已是濒危物种,所以奇货可居的情况超过了碧玉;居第三位的是可可豆,它原来只产于玛雅山区,古典时期已在中央低地东部沿海地带移植成功,可可豆在玛雅、墨西哥乃至整个中美洲都是最抢手的餐饮珍品,无论贵族贱民都离不开它,甚至还在交易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可可豆使玛雅商业如虎添翼,玛雅商人凭此深入异国他乡,且立于长久不败之地。

       此外,玛雅还有琥珀、珊瑚、珠贝、鲛牙、钠长石、鳐鱼刺、牛砂纹岩等特产,它们随三大宝货或东或西融入国际贸易的洪流,而外地的珍奇货物如墨西哥的孔雀石、高岭土鹿肉、高级工艺品等也流入玛雅或由此转销更远的东方。长途贸易的兴旺发达促使玛雅的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蒂卡尔城因地处生产可可豆的中央低地东部,是南部奎特查尔凤鸟羽毛集运的中转地,在它的东南是碧玉的产地,玉石西运之路在古典时期已经过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使蒂卡尔成为玛雅的第一个城市;帕伦克是玛雅世界最西边的一个商业枢纽,玛雅运往墨西哥的货物在此最后集结,而墨西哥和西方其他地方的商品也由此而进入玛雅世界;东边科潘城的强盛也同样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

       玛雅的商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掌握特权的商人,但他们人数较少;另一类是没有特权,不属于统治集团的专业商人。专业商人是玛雅市场上最活跃的一群,他们行业齐全,人数也多,是商人的中坚。另外还有一些小商小贩和半商半农的买卖人,他们主要是为了谋生,他们处于商人阶层的最下层。古代玛雅人频繁而活跃的商业活动,使玛雅人获益颇丰,极大地推动了玛雅文明向前发展。

^_^ 脑筋急转弯……

什么动物在天上是四只脚、在地上是两只脚、在水里是三只脚?

上题答案: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一公里都飞不了。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