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病毒

       我们大家应该对病毒这个东西并不陌生,近年来发生的流感、肠道病毒感染、登革热、乙型及丙型肝炎直至到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全球性疫情等,其罪魁祸首就是这个病毒所致,但病毒长什么样子?如何感染我们?为什么这么微小的东西,会让人类这种高等生物生病,甚至死亡?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知道的人不多。其实,病毒有非常多种,小至能感染细菌,大至能感染鲸,有的病毒甚至已经“移民”到我们体内,和我们共存并帮助我们演化。今次这个故事是介绍各式各样的病毒,让大家正确了解病毒的各种面貌。《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以下就用深入浅出的科普方法让大家在充分认识病毒之后,当它再度出现危害人类健康时,我们就能有备而无患了。

         话说在1892 年,年轻的俄国植物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夫斯基(Dmitri Ivanovsky )埋首研究烟草花叶病(tobacco mosaic disease )时,第一次发现了病毒。当时的人们认为细菌是引起传染病的病源。伊万诺夫斯基想找出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菌,利用德国科学家阿道夫·迈尔(Adolf Mayer )发现“得病烟草萃取物可以感染健康无病烟草”的方法,寻找烟草萃取物里的病菌。得病烟草的萃取液通过了能过滤细菌的装置,这时,伊万诺夫斯基意外发现滤液竟然仍可感染正常的烟草。这个意外的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六年后,不知情的荷兰科学家马丁努斯·贝杰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 )重复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贝杰林克观察到相同的现象,但也发现这种有感染性的滤液不能像细菌一样在试管中培养,因此滤液中的并不是较小的细菌,而且他在显微镜底下也看不到滤液中有细菌。更重要的是,他证明了这种会致病的液体并非只是有毒的化合物,而是可以在植物体内繁殖的生物体。为了与细菌有所区别,他称这种病原为“会传染的液体”,并大胆提出存在一种新病原体—— 病毒(virus ,拉丁文本义是毒素)—— 的假说。他甚至认为,这种新病原是在植物细胞内繁殖的。当时人们只知道传染病是细菌引起的,连伊万诺夫斯基都认为他发现的病原只是种很小的细菌。因此,贝杰林克对病原的想法开创了人类了解传染病的新纪元。

      在马丁努斯·贝杰林克的发现后不久,德国科学家弗里德里希·勒夫勒(Friedrich Loefer )及弗罗施(P.Frosch )也从口蹄疫牛活检样本的萃取液中发现可通过滤器的病原体。1900 年,美国军医瓦尔特·里德(Walter Reed )少校和詹姆斯·卡罗尔(James Carroll )经由人体实验证明,黄热病是由一种以蚊子为媒介的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个发现让美国得以应对在中南美洲肆虐的黄热病,从法国手中接收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1908 年,奥地利的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 Landsteiner )及法国的康斯坦丁·莱瓦迪蒂(Constantin Levaditi )也证实,脊髓灰质炎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几年后他们甚至从细菌的萃取液中发现了可通过滤器感染并杀死细菌的物质。人类发现并认识了病毒的庐山真面目后,又如何进一步了解它的构造细节以及它的致病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_^ 历史话今天……

      今天是4月27日。1521 年的这一天,大航海家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1911 年的这一天,爆发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1939 年的这一天,《绿野仙踪》首映。1937 年的这一天,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平民的大轰炸—— 格尔尼卡轰炸。

      1421 年到1521 年这一百年是人类最伟大的航海时代。1421 年是郑和最辉煌的一年,那一年他回到北京,带回了数十个国家的国王,以及长颈鹿、狮子等,庆贺紫禁城跟长城同时落成。那个时代,一个个岛屿被发现,一块块新大陆被发现,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地球原来是圆的。在这当中,麦哲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不停地走,最后就回来了。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最终像很多探险家一样死在路上,我们今天来纪念他。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超过半数是海外华侨。当时为了中国的进步,千千万万海外华侨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无数人牺牲在这场革命中。当时用于革命的大部分钱都是由海外华人、华侨捐献的。所以海外华人、华侨一点儿也不比在国内的人更少爱这个祖国,甚至更加爱这个祖国。

      孙中山本人就持美国护照,当时为了黄花岗起义,孙先生募了很多年的款,但孙先生募款有很多障碍,且不说清廷,光康有为在海外就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康有为是一个“妄人”,极为爱慕权力,谎称自己有光绪皇帝给他的衣带诏,在海外成立垄断性的公司,所有华侨到中国投资必须通过他。康有为募款,很容易就能募到一百万大洋。而孙先生带着汪精卫、胡汉民,就只能一点一点募款,每次募款顶多募到三万块。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孙先生最终募集了几十万元,这些几乎用了孙先生一生最重要的时光募来的钱,都用在这次黄花岗起义中。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钱花下去,最后只有黄兴率领的120 多人去打,并牺牲了70 多人?这是一件很悲怆的事情。黄花岗起义原来的计划非常庞大,原计划有四路人马,包括买通的国内帮会、海外回来的华侨、学生、军人。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临阵退缩,有的因为联络不畅没有赶到,有的出现内部分歧,有的被清廷破获,所以这样一次耗费巨资、原本应有巨大规模的起义,最后只剩了120 多人参加。这120 多人都知道出去必死,因为其他三路人都没有来,只有120 多人哪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最后大家就是怀着必死的决心为国献身,拿着炸弹、刺刀、手枪冲了出去,就是要让自己的鲜血惊醒国人。这些人包括优秀的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等,是非常值得纪念的爱国者。

      黄花岗起义失败导致以孙先生为代表的革命组织几乎彻底瓦解。当时孙先生募来的钱都花光了,黄兴、孙先生各方面指责,大家几乎处在即将分崩离析的状态。黄花岗起义发生的时间是1911 年4 月27 日,幸亏1911 年的10 月10 日就发生了辛亥革命,不然的话整个革命组织瘫痪下去,这个力量就再也起不来了。革命者、先行者真是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孙先生当时募集了将近百万大洋。那时候,一个工人一个月才挣三块大洋。孙先生把所有的钱全部投入革命中去,革命失败后他自己身上一分钱没有,回到美国餐馆刷盘子。黄兴被大家指责组织不力,他性格倔强,有点儿像后来的叶挺。最后黄兴先生也出走了,所以当时整个革命组织已经完全涣散。辛亥革命的成功正是依靠孙先生为代表的大批知识分子、留学生、革命者多年的宣传。虽然实际上革命组织没有了,孙先生也去刷盘子了,但是由于多年的教育,革命的火种已经埋在了无数年轻人的心中。

      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在武昌发生了起义,一下子点燃了全国的革命烈火。其实那时候孙先生本人并不知道,孙先生组织过多次起义,唯独这次跟他没关系,结果这次成功了。当时他正在美国刷盘子,突然看见报纸说中国革命成功了,这才赶紧回国。由于孙先生具有崇高的威望,最后孙先生回到国内,大家在南京开会公推孙先生做临时大总统。孙先生虽然不是后来辛亥革命的直接策划跟指挥者,但是他厥功至伟,尤其是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震撼了全国人民,让全国人民看到了革命党的勇气和信仰。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_^ 澳洲知多少……

      乘坐传说中的印度- 太平洋铁路从悉尼前往珀斯。印度- 太平洋铁路迂回曲折地在澳大利亚南部开开心心地延展两千七百二十英里,穿越新南威尔士州、南澳大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是南半球铁路交通中的女王。从悉尼出发,它缓缓攀越蓝山,辘辘地驶过天似穹庐、广阔无垠的绵羊之乡,循着达令河到达墨累河,再从墨累河向前到阿德莱德,最后穿过浩瀚的纳拉伯平原到卡尔古利附近的采金地,之后才大功告成,长舒一口气,停在遥远的珀斯。纳拉伯平原,这一大片不可思议的杀人荒漠正是我特别渴望目睹的地方。

^_^ 脑筋急转弯……

什么时候有人敲门,你绝对不会说请进?

上题答案:铁球。因为同样重量的铁球,体积会比铅球大,所以掉下去时的阻力自然也会比较大。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