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佛像

     乐山睡佛又称隐形睡佛,位于乐山市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由乌龙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全身长达4000 余米,是一座庞大的隐形睡佛。

      远远望去,睡佛头南脚北,安详地仰面躺在青衣江上,四肢齐全、体态匀称、形态逼真。整座睡佛气势磅礴,身段匀称壮硕,细处和谐自然,面目清秀,神态凝重、肃穆而又不乏慈祥,令人惊诧不已。 

      远眺睡佛  最令人叫绝的是,闻名天下的乐山大佛,正好耸立在巨佛的胸脯上。乐山大佛身高达71 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石刻坐佛。它坐东面西,紧紧地依偎在“先祖”的怀抱里,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正好应了佛教“心中有佛”的禅语。说到乐山睡佛的发现,纯属偶然。 

      1989 年5 月,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62 岁的潘鸿忠来乐山游览,拍下了许多照片,其中一张拍的就是凌云山和乌尤山的全景。5 月25 日,潘鸿忠老人在家里和朋友一起观看照片,意外发现一张古塔风景照上的山形就像一个仰面躺着的健壮男子,尤其是这个“健壮男子”的头部,让潘老一下子就想到了眉目传情这个词,这真是不可多得的景观。于是,潘老便将这张照片加印了几张,寄往相关部门。其中一张寄到了四川省文化厅文化通讯室,接收照片的甘德明拆开信封一看,不禁叫着说:“这就是一尊巨佛!”于是,他赶紧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化厅为此特别组织了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组成的乐山睡佛考察队,赴乐山考察。

      考察队首先询问了潘老拍照的时间、地点、角度和天气等情况,然后就开始了实地的考察和研究。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和研究,考察队把观赏巨型睡佛的最佳地点定在了乐山河滨的福全门,并在福全门拍下了这尊巨型睡佛的身影。从福全门举目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仰躺在青衣江畔的巨型睡佛魁梧的身躯。巨型睡佛在流水的映衬下,好像正随波微微地起伏着。可以说,巨型睡佛是侧看才可见的奇观,真是应了宋代诗人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古诗。四川省文化厅对这一发现给予了肯定。

      接着,《四川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旅游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都竞相报道了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真可谓“巨佛”出世,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奇的游客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观看这一重要的旅游景观。

      细心的游人发现,在巨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还有纵横交错的排水沟,它们可以快速排走雨水,使得巨佛不至于被雨水侵蚀。虽然这尊巨佛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它仍然保存完好,其中自然有这套科学的排水系统的功劳。

      无独有偶,在北京房山区十渡镇平峪村附近山洞里的崖壁上,也有一座形态逼真的天然石佛。这座天然石佛五官俱全,双手交叉着放在肚子前面。它全身长满了青苔,像是穿了一件袈裟。但是,头部却没有长青苔,只是在嘴巴和眉毛等凹陷部位生出一些青草,显得它更加眉须分明了。据说,这座天然石佛是当地一位放羊人在跌下几十丈深的山涧时发现的。经有关专家鉴定,这尊石佛是一块天然的象形奇石,身体部分由上水石夹杂钟乳石碎块堆积而成,头部由不上水的钟乳石碎块胶结而成,两臂和手也是钟乳石碎块组成的。

      它的形成过程是:从石灰岩缝隙中渗出的流水发生碳酸钙沉淀,年深日久就形成了上水石。上水石掺杂着钟乳石碎块,共同堆积成一个类似于佛像身体的石柱,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从山上崩落下来的钟乳石碎块随水滚落下来,堆积在山涧里,形成了石佛的手臂。由于几十丈深的山涧里阴暗潮湿,所以石佛身上长满了青苔。整座石佛完全是各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纯属一种罕见的自然巧合。

      十渡镇除了有天然石佛之外,还有一个苍劲有力的“佛”字。这个“佛”字就“写”在龙山一处直上直下的崖壁上。这个“佛”字至少有3 米高,大约有2 米宽,从远处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雨后看就更加清晰了。这个“佛”字和天然石佛一样,也完全是自然形成的。龙山的岩石属于白云岩,白云岩容易被溶入了二氧化碳的雨水溶蚀。尤其是在岩石中出现裂缝时,雨水会沿着岩石的节理流进岩石,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蚀、风化岩石。由于裂缝面的不平整、不均匀,所以即使是在同一块岩面上,也会出现溶蚀较重或较轻的情况,还可能出现颜色深浅的差异,最终形成了各种花斑或不规则的图案。至于它能形成“佛”字的形状,确实是一种巧合,所以才被人们称为世界自然奇观。

      在十渡镇,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地质、地貌奇观,它们成因独特、造型美观,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那么,整个巨型睡佛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还是古人的巧夺天工所致,或者纯属山形地貌的巧合?没有人知道。虽然睡佛全身到处可见刀斧的痕迹,但根据研究乐山大佛文化和文物部门的专家们介绍,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巨型睡佛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看来,解开巨型睡佛之谜还需要一段时间,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_^ 历史话今天……

        来到了4 月23日。1928 年的今天,秀兰·邓波儿出生。1949 年的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200 年的今天,大思想家朱熹去世。再有就是今天是世界阅读日,跟大家分享一下阅读的经验。

      秀兰·邓波儿在我们心里永远是个头发卷卷、非常可爱的小孩。她出演电影时正值战争年代,那些电影抚慰了无数受到创伤的心灵。秀兰·邓波儿是天才童星,演、歌、舞都很出色。童星都年少成名,大部分觉得成年后可以继续吃这碗饭,也不会干别的了,但秀兰·邓波儿不同。作为风靡世界的童星,继续演下去其实并没有问题,但是她走上了重大转型的道路,选择读书,最后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外交官——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驻加纳大使、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

      1949年4月23日午夜,第三野战军第35军由下关经挹江门进入南京,将红旗插上“总统府”,宣告南京解放。第二天,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得到南京解放的消息,挥笔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不朽诗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同日,新华社发表《庆祝南京解放》的社论指出,“南京的解放正式地表示了国民党统治的灭亡”,蒋介石及其死党的“末日真正到来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完全的胜利,除了疯子以外谁也不会有丝毫怀疑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5月1日,中共南京市委成立。为此,中共中央发来由毛泽东亲笔修改的贺电:“现在整个形势对于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极为有利,尚望前线将士继续攻进,后方人民努力生产,各界同胞齐起协力,共同为消灭反革命残余力量,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统一的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5月10日,南京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带着渡江胜利的战火硝烟,开始踏上建设新南京的执政征程。

^_^ 澳洲知多少……

      始于1770 年,詹姆斯·库克船长和他那艘勇敢的小船“奋进号”到达了博特尼湾。别介意不是库克船长发现的澳大利亚,也别在乎他到此地时连个上校都不是。对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来说,这就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第一批英国人在此发现的世界严重倒错—— 季节颠倒了始末,天上的星座调换了头脚的方向—— 甚至跟他们每个人以前在太平洋相近纬度上见过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这里的生物仿佛都误读了进化指南。它们中最有特点的那种生物,不跑不奔不慢步,却像落下的皮球般蹦蹦跳跳地掠过大地。大陆上满是看上去不大可能存在的生物。这里有会爬树的鱼,会飞行的狐狸(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巨大的蝙蝠),还有些庞大得成年人都能爬进它们壳里的甲壳纲的动物。

^_^ 脑筋急转弯……

什么人每天靠运气赚钱?

上题答案:因为它找不到电线杆。

Published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