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自由行—英特尔公司

       英特尔公司由戈登.摩尔(gordone.moore)和罗伯特.诺伊斯(robertnoyce)于1968年创立于硅谷。此前,摩尔和诺伊斯在1956年还和另外六个人一起创办了仙童(fairchild)半导体公司。同ibm、dec和惠普等公司相比,英特尔在很长时间内只能算是一个婴儿。说它是婴儿有两方面含义,第一,它是个人数少、生意小的小公司,第二,在八十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公司如ibm、dec都是自己设计中央处理器,因此这些计算机公司代表了处理器设计和制造的最高水平,而英特尔生产的是性能低的微处理器,是用来补充大计算机公司看不上的低端市场。单纯从性能上讲,英特尔八十年代的处理器还比不上ibm七十年代的,但是,它的处理器大家用得起,不是阳春白雪。即使在七十年代末,英特尔公司生产出了著名的十六位8086处理器,大家仍然将它看成小弟弟。在很长时间里,英特尔的产品被认为是低性能、低价格。虽然它的性价比很高,但并不是尖端产品。 

       IBM只不过是英特尔当时众多大大小小的客户之一。1981年,ibm为了短平快地搞出pc,也懒得自己设计处理器,拿来英特尔的8086就直接用上了。这一下子,英特尔一举成名。1982年,英特尔搞出了和8086完全兼容的第二代pc处理器80286,用在了ibmpc/at上。由于ibm无法阻止别人造兼容机,随着1985年康柏(compaq)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ibmpc的兼容机,兼容机厂商就像雨后春笋般在全世界冒了出来。这些兼容机硬件不径相同,但是为了和ibmpc兼容,处理器都得用英特尔公司了。

       1993年,英特尔公司推出奔腾处理器。从奔腾起,英特尔公司不再以数字命名它的产品了,但是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大家仍然习惯性地把英特尔的处理器称为x86系列。奔腾的诞生,使英特尔甩掉了只会做低性能处理器的帽子。由于奔腾处理器的速度已经达到工作站处理器的水平,高端的微机从那时起,开始取代低性能的图形工作站。到今天,即使是最早生产工作站的太阳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以及以前从不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苹果公司,都开始在自己的计算机中使用英特尔的或者和英特尔兼容的处理器了。现在,英特尔已经垄断了计算机处理器市场。     

       英特尔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于,它证明了处理器公司可以独立于计算机整机公司而存在。在英特尔以前,所有计算机公司都必须自己设计处理器,这使得计算机成本很高,而且无法普及。英特尔不断地为全世界的各种用户提供廉价的、越来越好的处理器,直接地使个人微机得以普及。它大投入、大批量的做法成为当今半导体工业的典范。它无疑是过去二十年信息革命大潮中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Published
返回首页